2012年,歐洲上空或將陰云密布。
“2012年,全球外匯市場將由歐洲債務危機及其如何演變所主導。”中金在今年初的一份研報中以此開篇。
不幸的是,市場投資者以創紀錄的歐元空倉為歐元區的2012年送來了新年“禮物”。據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2012年1月6日公布的數據,2011年最后一周做空歐元的倉位創下了歷史新高,而做多美元的凈倉位則升至2010年6月以來最高。
在剛剛過去的2011年,包括歐元、英鎊和瑞士法郎在內的整個歐系貨幣都慘淡收場,而不少金融機構預計2012年將更加糟糕。
歐元:歐元區惡性循環的犧牲品
隨著歐元區迎來生死存亡的關鍵一年,歐元在今年很可能會糟糕得“鶴立雞群”。
一些分析師認為,過去數年內,歐元與其他高風險資產的相關性很可能會在今年被打破,這意味著,其他發達國家貨幣升的時候歐元可能會跌,其他貨幣跌的時候,歐元可能會跌得更多。
讓我們來列一張影響歐元的負面因素清單:
首先,未來數月內,歐洲主權債務和銀行業融資的高度緊張態勢很可能會將投資者的注意力集中在歐元區的問題上。
與此同時,歐洲銀行業最近正不斷增加資本金的跡象也讓市場感到不安。這一跡象意味著銀行可能會采取各種方式(包括資產負債表整合)試圖在今年6月底之前達到更高的資本要求。
從經濟基本面而言,不僅PMI數據令人堪憂,歐洲的壞消息仍在接踵而來:包括經濟信心指數、失業率等數據依然在為歐元區經濟敲響警鐘。
歐盟委員會6日公布的2011年12月份歐元區經濟信心指數由前一月份的93.8降至93.3,達2009年11月以來最低水平,連續第10個月下滑;歐盟統計局7日公布的2011年11月歐元區失業率為10.3%,與前一月份持平,繼續處于紀錄高點。
而多數經濟學家已經做出預測,認為歐元區將無法在今年避免衰退。經合組織(OECD)也已將對歐元區2012年經濟增長的預期由2.0%大幅調降至0.2%。
歐洲不斷下滑的經濟數據,在影響歐元的負面因素表上又添一筆。
最后,從政策面來看,歐洲央行的政策也很可能會背向歐元——未來數月很可能會看到進一步寬松政策,歐洲央行在2012年很可能還將降息50個基點,并采取進一步非常規措施。
英鎊: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在陰云密布的歐洲,與歐元區保持一定距離總不是壞事。在隔著英吉利海峽的英國,可以說英鎊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盡管英國經濟前景依然黯淡,但不少英國經濟學家預計英國央行將很快會邁出進一步量化寬松(QE)的步伐。英國央行于去年10月份啟動了第二輪QE,英格蘭銀行投入750億英鎊購買國債刺激了需求。
美銀美林固定收益策略師約翰·雷斯認為:“英國對國際投資者有吸引力,因為它在歐元區外。”
不僅如此,英國的主權信用評級也提供了一定程度的支撐,因為幾大評級機構甚至對歐元區核心國家的評級都提出了微詞。
不過并非人人都對英國的經濟充滿信心。
摩根士丹利警告稱:“英國并不是歐元區經濟衰退的避風港,因為英國與歐洲有著密切的貿易關系。持續的歐洲金融和銀行業問題將會對英鎊產生負面影響。”
國際清算在上月的季報中警告英國央行,稱通過印更多的鈔票進行量化寬松(QE)來促進經濟增長可能不會取得成功。
總而言之,英鎊兌美元料將持續脆弱,但歐元兌英鎊卻可能承受下行壓力。
瑞郎:瑞士央行或將繼續維持下限
數據顯示,從歐元撤離的資金依然雄心勃勃,并不滿足于投資避險貨幣而是轉而追逐更高收益,這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歐元對瑞郎的下行壓力。
來自瑞士央行的數據顯示,外匯儲備自從去年9月達到最高點之后就開始持續下降。盡管大部分的減少可以歸因于貨幣掉期,但外匯儲備近期不增反降的這一事實表明,歐元兌瑞郎恐怕還未跌至底部。而美元兌瑞郎則趁機顯現出了反彈的潛力。
從基本面來看,瑞士最新的PMI指數超過了50,意味著該國制造業部門自去年夏天以來首次開始擴張。瑞士經濟或許能夠從最近全球經濟的回升跡象中有所獲益。但瑞士與歐元區的密切關系讓該國經濟同樣有被拖累的風險。
與英鎊不同的是,影響瑞郎的還有瑞士央行的積極干預行動。
瑞士去年12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月率年率均下滑并超過預期,顯示瑞士未來通脹壓力進一步縮小,通縮壓力增大。
這一關鍵數據很可能會促使歐洲央行在可預見的未來維持瑞郎下限:瑞士央行在2011年9月6日將歐元兌瑞郎的匯率下限設定在1.20,稱有通縮及衰退風險,而物價下滑表明通縮壓力增大,或促使該央行采取進一步舉措打壓瑞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