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存款準備金率下調釋放了近4000億的流動資金,盡管監管部門叫停了短期理財產品,在75%存貸比的監管紅線壓力之下,年底時分,銀行依舊面臨著“差錢”的尷尬,“攬儲大戰”仍難以避免。
客戶經理“貼錢”拉存款
“和客戶溝通了兩天,客戶才終于答應將原本要在下周轉出的300萬元貨款,延遲到1月1日以后轉……”昨天下午,一家商業銀行理財經理小陳終于得以喘一口氣。而緊接著,他又撥通了另一位客戶的電話,說是要約談存款理財事宜。
從本月初起,各大銀行的“存款”計劃便已提上日程。同陳經理一樣,我市各銀行理財經理們在年末考核壓力之下,無一不使出渾身解數四處奔忙。
“月末、季末、年末‘沖時點’拉存款已是銀行業公開的秘密了,尤其是年底……考核達標,有獎勵,才能踏踏實實過個好年。”一理財經理告訴記者,“而今年股市行情低迷,市場資金緊張,存款流失嚴重,我們承受的壓力超過以往任何一年。”
事實上,記者了解到,除了“感情牌”、“公關招”等傳統的攬儲招數外,眼下,部分業績還不甚理想的理財經理,已不惜將自己的獎金讓出,以此作為吸引存款的“籌碼”。“比如我們拉1000萬元存款,就有1萬元的獎勵,而沒有完成任務,又要倒扣1萬元,如有緊要,把這1萬元貼給存款客戶也未嘗不可。”一位年輕的理財經理向記者坦言。
8%以上年息,高息攬存暗潮依舊洶涌
而除了理財經理貼錢吸存之外,短期理財產品被叫停以來,銀行以各種“變相高息”方式攬存現象依舊屢見不鮮。
據了解,眼下,銀行存款一定數額便可送油、送各種禮品的現象不在少數。也有銀行攬儲方式比較隱蔽,采用“存款返積分”的新招,每月日均存款余額在一定數額上便可獲積分,然后以積分兌換禮品。有銀行表示,只要在12月31日存100萬元到該行,便有金條可送,資金第二天便可轉出;也有銀行,開出12月31日至1月3日存4天,給6%。至8%。日息的高價。記者還了解到,個別城市商行采取了“利率+返現”的一年期存款方式,客戶只要承諾將100萬元資金在該行存一年,通過第三方抄寫存單之后,除了一次性可以從銀行獲得4.5萬元的現金外,100萬元本金部分3.5%的年息照收不誤,也就是說,存款年息可以達到8%以上。
而對于絕大多數國有銀行而言,短期理財產品被叫停后,他們不得不從中、長期理財產品的發售檔期上精打細算。
記者了解,繼11月底,各銀行緊急發售31天至47天的1個月以上產品之后,本周起,各家銀行新一期產品正緊鑼密鼓,醞釀出爐。“11月底發售的產品多數都將在12月末到期,而即將發售的產品則多在12月31日前募集,1月1日起正式起計息,所有時間都利于銀行一解年底存款壓力的燃眉之急。”銀行人士坦言。據業內人士稱,為了最大限度吸引客戶的年底存款,今年年底,銀行發售的“跨年版”中、長期存款利率大有可能超過往年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