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的持續下跌進一步摧毀市場的信心,部分公募基金經理的心態也越發沉重。
10月24日,上證指數創下了今年以來的新低2307.15點,在一輪反彈之后又逐漸回歸,央行的調準仍未能阻止上證指數重回2330點以下,離前期的低點已不遠。
市場臉色反復無常,基金四季度期望的“吃飯行情”幾乎破滅,而前期反彈累積的虛弱浮盈也基本消失殆盡,超五成基金凈值更是創下新低。
超五成基金已吐出浮盈
終結了連續三個月的陰跌,滬深股市終于在10月24日迎來了反彈。然而在資金面緊張、企業盈利下滑等眾多負面因素的交織下,注定了市場的反轉行情遠未到來。上周,在國際板傳聞等多項利空因素重壓過后,上證指數又回到了2300點關口一線,市場人氣也更為悲觀。
指數的重拾跌勢,也讓基金在十月底乍現的曙光消失殆盡。
來自易天富基金研究中心的統計顯示,自10月24日至本周一,在納入統計的600多只偏股型基金中,超過5成基金出現了虧損。這也意味著,在上證指數一路回歸的路途中,已有超過半數的股基創下了新低。
就虧損幅度而言,虧損在2%至4%區間的偏股型基金居多。富國通脹通縮主題、南方優選、金鷹紅利等79只基金凈值損失都在1%以內。指數型基金也成為重災區,南方上證380ETF及其聯接基金同期凈值分別損失了9.58%和9.12%。
指數型的高杠桿分級基金則更為受傷,申萬菱信深證成指分級進取凈值損失了14.25%。而交銀主題、銀華領先策略、浙商聚潮成長等基金,在此期間受傷也相對嚴重,凈值同期損失都超過4%,處在了末端。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進一步統計顯示,自10月24日至本周一,包括期間成立的新基金在內,只有269只股基金仍積攢了浮盈,其中有154只基金只是微微浮盈,幅度都在1%以內。寶盈資源期間凈值逆市增長了6.43%。天弘精選、易方達醫療保健行業基金仍有5.56%和4.5%的盈利。
市場尷尬局面延續
在此輪反彈中,成長股明顯成為反彈先鋒。重倉高成長概念股的基金凈值回升速度加快,重倉低估值板塊的基金則明顯落后。但是在股指反彈空間并不大的背景下,低估值周期股的抗跌特性再次體現出來。
“今年市場風格明顯,低估值的周期股和成長股哪個更好,直到目前大家還沒達成一致。周期股畢竟估值低,而高成長股太貴。”滬上某基金公司投資總監表示。
央行的調準行動讓周期股顯然更為受益,部分基金經理依然看重經濟政策轉型。
“中期低估值板塊具備進可攻,退可守的優勢,長期而言,我們依然看好受益于十二五轉型的行業。”滬上某基金經理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今年業績十分抗跌的一位基金經理則表示:“現在市場還很難說,我依然看好金融保險行業。估計在明年一季度也會選擇重點配置金融和保險。”
事實上,在很多基金經理眼中,2011年的資本市場是個持續動蕩,并看不到希望的一年。即使在跨年的投資布局中,市場依然不夠清晰明朗,尷尬的局面極有可能延至明年上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