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近日人民幣對美元出現小幅貶值走勢引起高度關注之際,新興市場國家貨幣對美元今年以來卻頻現大幅貶值。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發現,從四五月份開始,巴西的雷亞爾、印度的盧比,半年來貶值幅度都超過10%。
與上半年擔心“熱錢”、擔心輸入性通脹不同的是,從8月開始到現在,巴西已經三次下調利息,向市場輸入流動性。以貿易市場的匯率價格計算,從5月至今,巴西雷亞爾7個月的時間貶值幅度達到14.6%。一位向巴西出口貨物的貿易商對雷亞爾的波動表達了自己內心的焦慮:“對方總不給我及時打款,說是要等到雷亞爾穩定的時候再匯款過來。”
此外,印度、墨西哥都出現了類似的情況。墨西哥銀行最近對比索的貶值“大動干戈”,表示將再次采取向兌換市場拍賣外匯儲備的干預性措施,以保證外匯市場充足的資金和正常運作。該措施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第二次啟用。
墨西哥銀行和經濟部組成的兌換委員會是在11月30日宣布的緊急措施:如果當天比索對美元匯率以2%的程度貶值,墨西哥銀行將向兌換市場出售4億美元,穩定市場價格。兌換委員會同時宣布,將暫時停止每月向墨央行出售美元的外匯累積機制。
新興市場國家剛對付完升值引來的“熱錢”,如今又在為貶值動用“糧草”。
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院長譚雅玲近日在公開場合指出,美國正在讓全世界為其所發生的危機埋單。在金融危機中,美國太自我了,一些國家在這個時候卻沒有自我。事實上,回頭看一下,伴隨著美元貶值,其流入各個新興市場國家,而如今卻又伴隨著大幅升值美元向外流出,中間的時間跨度并不長。
布隆博格近日發布的一份對經濟學家和分析師進行的預測性調查顯示,經濟學家們認為印度貨幣盧比將成為金磚國家中表現最強勢的貨幣,未來4個月內盧比兌換美元將升值6.7%,其次是巴西貨幣雷亞爾,未來4個月內雷亞爾兌換美元升值幅度可能高達5.5%,排在第三位的是俄羅斯貨幣盧布,預計未來4個月內盧布兌換美元將升值2.5%。而人民幣的升值速度可能會減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