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近日公布的10月金融數據顯示,當月存款凈下降2010億元,同比少增3618億元。10月末的存款余額同比增長13.6%,增速比上月末下降0.6個百分點,已連續第4個月回落。有分析人士指出,存款增長乏力,與銀行理財產品的發行有密切聯系。不過,在監管進一步加強等因素的作用下,銀行未來的吸儲壓力將有所緩解,存款增長也將有利于貸款增長。
央行數據顯示,10月住戶存款凈下降7272億元,非金融企業存款增加860億元,財政性存款增加4190億元。
“居民存款雖然于9月回歸銀行(9月份居民存款增加9900億元),但在季末監管層檢查后,再度從銀行表內挪向表外理財產品。這與4月和7月的情況類似。”瑞銀證券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表示,“這意味著,一方面,在負利率條件下,銀行存款對居民不具有吸引力;另一方面,雖然監管進一步加強,銀行仍遵循著將存款在表內和表外之間轉移的游戲規則。”
在華泰聯合證券分析師戴志鋒看來,10月存款之所以繼續下降,除了和銀行表外融資擾動有關外,還有三個可能的原因:10月外匯占款偏低;銀行表外融資大規模發展后,從7月起受限,表外融資對存款的派生能力因此受到影響;貨幣政策持續趨緊,降低了銀行體系派生存款的能力。光大證券分析師沈維則指出,“三個辦法、一個指引”的執行也影響了銀行的存款派生能力。
長江證券分析師陳志華認為,10月存款屬于“季節性”回落,且回落幅度較小,未來存款預計將較快增長!10月份,財政存款集中投放,抵消銀行部分吸儲壓力;另外,信貸投放力度的加大導致企業派生存款有所增長!标愔救A預計,11月財政存款將季節性回落;隨著通脹加速下行,負利率緩解,居民儲蓄意愿將增強;貨幣政策微調、信貸投放增加,將使得企業派生存款明顯增長。
戴志鋒也認為,在年底前,銀行吸儲壓力將會減弱,“首先,大量財政存款將被釋放,轉為企業和個人存款,進而緩解銀行貸存比壓力和基礎貨幣壓力。其次,銀行表外融資主力是票據,久期是3—5個月,由于加強監管始于7月初,票據融資下降最快時段已過去,未來對存款派生的負面影響減弱。再次,央行通過公開市場微調,將緩解基礎貨幣壓力,改善銀行流動性預期,有助于提升銀行體系派生存款的能力。”根據央行數據,10月票據融資減少701億元,而9月票據融資減少207億元,8月票據融資增加917億元。
銀監會主席尚福林日前在銀監會2011年第四次經濟金融形勢通報分析會上要求銀行嚴格執行存貸款指標日均考核要求,嚴禁通過發行短期理財產品變相高息攬儲、規避監管要求、進行監管套利;同時,持續深入落實“三個辦法、一個指引”。
截至10月末,銀行業貸存比為67.54%,較上月上升0.91個百分點。招商證券分析師羅毅表示,在金融機構信貸收支表中各項存款及儲蓄存款的月度變化與其他項月度變化的蹺蹺板效應下,存款大幅波動或成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