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外圍市場出現反彈、國內通脹趨勢高位回落,10月基金終于有所斬獲。
前三季度市場出現罕見股債雙熊現象,偏股型基金無一取得正收益,整體凈值跌幅接近17%;偏債型基金連續六年正收益神話破滅,前三季度凈值跌幅也接近6%。
10月股債市場雙雙回暖,基金業績水漲船高,整體凈值折損程度較三季度末有所緩和。
數據統計顯示,截至10月28日,今年以來偏股型基金的平均凈值增長率為-14.30%,而9月末這一數據僅為-16.83%;標準指數型基金前十月平均凈值增長率為-11.98%,而前三季度標準指基凈值增長率僅為-16.13%。
統計顯示,前三季度一級債基平均凈值下跌5.60%,二級債基平均凈值下跌6.48%,而經歷了10月的“暖市”之后,一級債基的平均跌幅減少到3.26%,二級債基跌幅縮至4.06%。
盡管基金凈值出現明顯回暖,但基金經理對于后市并沒有過于樂觀,普遍認為“底部還須夯實”。
“國內經濟雖然沒有出現2008年那種雪崩似的下降,但是實體經濟情況也還遠沒有到可以樂觀的時候。”興全趨勢王曉明表示:“市場有可能反彈,但基于對政策和宏觀經濟預期的不確定性,市場很難出現大的持續性反彈,估計以脈沖為主。”
“本次反彈是多重因素共同影響的結果,貨幣政策微調信號是最關鍵的因素,其表達了管理層對經濟的看法,從之前的防通脹逐步過渡到防經濟快速下滑,市場預期得到一些改善。”在中歐基金看來,反彈能否持續取決于管理層是否會放松貨幣政策,而不是僅僅采取結構性松動。
銀河成長基金經理丁杰人表示,目前市場系統性風險的釋放仍沒有結束,投資策略仍以防御為主。預計2012年經濟增長和通脹都要低于今年,但通脹年度數據回落到3%以下的概率很低,因此貨幣政策難言實質性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