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證指數在觸底2307點以后,連續反彈,從最低點算起,反彈幅度接近200點。不少投資者選擇了有杠桿的股票型分級基金進行抄底,以期獲得不錯的收益。然而事與愿違的是,盡管大盤在上漲,個股也再大幅反彈,可這些有杠桿的股票型分級基金卻反而下跌。投資者連呼“看不懂”。
大盤在反彈基金卻下跌
在某外企工作的小張,比較喜好投資股票和基金。10月12日上證指數大跌至2318點時,小張覺得反彈機會來臨,便買入了部分有杠桿的股票型分級基金進行抄底,期望通過杠桿獲得較大的收益。然而讓他郁悶不已的是,大盤指數四連陽,所跟蹤的標的指數中證等權重90指數的漲幅為2.66%,可他選擇買入的基金卻四連跌,跌幅達4.42%。
杠桿基金的高溢價是抑制反彈的罪魁禍首
某券商營業部負責人鄒盛告訴記者,大盤在上漲,而基金不漲或反而下跌,是因為這些投資者買入的是有杠桿的股票型分級基金。他還舉例說,信誠中證500B、國聯安雙禧B所跟蹤的標的指數中證500、中證100上周漲幅也分別高達3.33%和3.03%,但這兩只基金同期市價漲幅分別只有0.69%和1.6%,也讓同期抄底的基民傷心不已。
為什么會存在這種反常情況呢?鄒盛告訴記者,由于杠桿的存在,股票型分級基金高風險份額可以放大市場的盈利和虧損,因此在此前的市場盤整中,想抄底的資金紛紛涌入這些杠桿基金,直接推高了杠桿產品的溢價率,如今市場回暖,抄底資金的收益獲得一定兌現后,杠桿基金的高溢價迅速回歸,成為抑制其市價反彈力度的罪魁禍首。
抄底要規避高溢價基金
對意欲借杠桿基金抄底的投資者,業內人士提醒,應注意規避那些高溢價的品種。某基金研究中心人士指出,作為金融產品,價格始終要回歸到價值,目前部分杠桿基金的價格已脫離基本面,即使大盤上漲10%,很多杠桿基金的凈值也到不了目前的價格,因此風險極大。建議投資者適當規避高溢價率部分杠桿基金,如果看好后市,可選擇一些價格在凈值合理區間的產品。
值得關注的是,近期在高溢價的股票型分級基金高風險份額表現疲軟的同時,高折價的低風險份額卻表現不俗。業內人士指出,即將進行的定期份額折算和處于歷史高位的折價水平使分級基金的穩健份額投資價值日漸凸顯,年底臨近,分級基金穩健收益類份額或存在交易性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