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昨天,滬深股指已經連收三陽。從成交量看,本周以來,兩市成交量以每天增加三百多億的節奏穩步放大。昨日盤中,滬深股指突破30日線,但尾盤略有回落。本周二,深發展首家公布了三季報。而從三季報披露進程看,今天將公布農業銀行、中信銀行和中國銀行等3家公司的三季報,月底前16家銀行業績將全部公布完畢。股指行至30日線的關鍵時刻,銀行股會扮演什么角色呢?
周二,深發展首家公布三季報。該公司第三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73.95%,為29.56億元。前三季度公司凈利潤同比增長62.93%,為76.87億元;不良貸款率為0.43%,較年初下降0.15個百分點。該銀行盈利上升,不良貸款率下降了。面對這成績單,該股周三卻表現得比較低調,僅上漲0.66%。全部16只銀行股中僅9只收紅,漲幅最大的中信銀行,全天只漲1.59%。大盤本周反彈幅度4.76%,銀行板塊整體漲幅不足4%。
截至本月底,全部16家銀行將完成三季報披露。今天公布3家;28日公布6家;29日公布5家;31日公布1家。從首家已經披露三季報的深發展看,公司三季度業績大幅提升,預計其它銀行三季度業績都比較好,這將對大盤起到較好的穩定作用,特別是絕大多數的上市銀行都在滬市上市,對滬指的作用更明顯。從歷史上銀行股對指數的重要貢獻看,陸續公布的銀行股業績將對近期行情起到較為關鍵的作用。比如今天公布的農業銀行、中信銀行和中國銀行的三季報,此前市場普遍預期較好,若有超預期結果,則當天行情可望保持強勢,甚至有望拉動股指實現四連陽。
截至昨日收盤,本周銀行板塊呈資金凈流入狀態。如流入最多的是興業銀行,共計流入超過4.93億元;流入最少的是中國銀行,流入資金1203萬元。不過,市場對銀行股也產生了不小分歧。比如,全部上市銀行中(以昨日收盤價計),工商銀行流通市值最大,超過11170億元,但流入資金卻不足1.1億元,遠低于興業銀行的4.93億元,但興業銀行的流通市值卻僅有1438億元,不到工商銀行流通市場的13%。總體上,資金對銀行板塊呈凈流入狀態,說明市場對銀行板塊目前來看是比較認可的。
隨著反彈的不斷深入,銀行股將在其間扮演重要角色。三季度上市公司的整體業績也將決定本輪反彈的高度。而銀行股業績初步估算對上市公司整體業績貢獻率將達到40%,以業內普遍預計銀行股三季度業績增幅將達到30%-33%計算,上市公司三季度整體業績有望達到15%甚至更高的水平。此外,銀行股有著較明顯的估值優勢,而且在低位徘徊了較長的一段時間,匯金公司也在最近進行了有史以來的最大一筆增持。有理由相信,銀行短期可能繼續走強。不過,我們也不能忽視制約銀行股的一些因素。
第一,目前國內銀行主要還是靠凈息差收入、相關手續費用和傭金作為主營業務收入,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銀行的創新能力,直接導致了銀行的成長性欠缺。
第二,銀行股市值普遍偏大。盡管CPI有出現拐點的跡象,發改委官員明確提出樂觀預期,溫家寶總理也提出宏觀經濟政策適時適度預調微調,這將給市場資金面帶來寬松預期。但溫總理依然強調,穩定物價仍是首要任務。因此,貨幣不太可能超寬松,那么市場資金不太可能大幅拉抬銀行股。
第三,從近三年看,銀行板塊是所有板塊中表現較弱的板塊之一,從另一側面說明該板塊股性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