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基金成為四季度反彈先鋒的投資者要失望了。昨日,在A股上演久違大漲四個多小時后,基金三季報批量披露。謹慎、看空成了基金經理們選用最多的詞匯。
據本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昨日22時30分,兩市累計310只基金披露了三季報,在不出意外地交出了巨虧的答卷后,超九成基金經理對四季度股市行情也十分灰心。
基金經理們普遍認為,市場底部并沒有到來。
“市場在四季度將繼續震蕩,構筑底部!苯瘊椈鸬亩辔换鸾浝砣缡潜硎。而華泰柏瑞價值增長股票基金經理認為,“經濟環境仍不容樂觀,市場可能繼續保持弱市”。此外,銀華內需精選股票基金經理也認為,市場可能會在尋底過程中不斷縮量下行。
與認為四季度可能是底的觀點相比,部分基金經理更加悲觀。諾德系基金一致認為,四季度將是A股市場底部構筑的初級階段。華安中小盤基金經理亦認為,最早可能會在今年12月或者明年1月開始看到經濟政策的調整,但調整不一定能夠扭轉經濟下滑的步伐。“今年四季度甚至到2012年底,市場都將處在震蕩尋底的過程中!苯鹪嚷搶毷瘎恿鹑緢蠓Q。
事實上,基金經理們不僅看空,在實際操作上也早早減倉觀望。來自機構的數據顯示,首批公布三季報的基金平均倉位為76.36%,較二季度的79.16%下降了近3%。
記者注意到,不少基金公司旗下基金集體減倉,如摩根士丹利華鑫,其旗下的大摩消費領航混合基金倉位由60.23%下降到55.13%,大摩卓越成長股票基金倉位也由64.06%下降到61.21%。減倉最多的要數大摩領先優勢股票基金,股票資產倉位由二季度的71.28%下降到61.08%。同時,海富通旗下偏股型基金也均在報告中公布了三季度的減倉操作。
為了避免出現更大損失,在資產配置上,三季度大多基金增持了消費類等防御性品種。
當然,也有人持謹慎樂觀態度。包括華夏、南方、華富和泰達宏利在內的幾家基金公司旗下部分基金經理就相對樂觀。華夏成長混合基金經理認為,“如果通脹得到有效控制或經濟下降觸及"保增長"底線,市場可能出現一定幅度的系統性機會”。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基金一哥”王亞偉似乎稍顯謹慎,他將自己執掌的華夏策略倉位調低了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