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宏觀數據的陸續公布,經濟增速和通脹下滑的形勢得到進一步印證,債市基本面正朝著利好方向轉化。
分析人士指出,盡管短期內債券市場收益率或因資金面的波動而維持震蕩格局,但受益于投資者對全球經濟持續下滑的擔憂及對于緊縮預期的大幅下降,則債券市場回暖的趨勢已經基本確定,四季度系統性行情值得期待。
基本面支撐債市走牛
事實上,本月一系列經濟數據的公布,總體上符合業界對于基本面的判斷,并推動長期國債收益率繼續小幅下探。
從具體指標來看,較為超出市場預期的是9月貨幣供應量數據,M1同比增長8.9%,較上月末低2.3個百分點;M2增速為13.0%,遠低于券商預期的14%。
毫無疑問,貨幣供應量的走低主要是由企業存款的定期化所致,這直觀地反映了企業經濟活力的下降。可以看到,9月非金融性公司人民幣存款較8月下降了3053.27億元,而自2011年4月以來,企業新增存款就維持同比少增或低增的狀態,9月份更有加速下降的趨勢。這一方面印證了企業活力下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實體經濟中資金的緊缺。
“貨幣增速迭創新低,說明政策收緊效果正進一步顯現。”國海證券固定收益研究員高勇標坦言,“結合之前公布的CPI數據,雖然年內CPI高點已過,但通脹壓力仍然較大,貨幣政策短期內尚難以放松,同時前期一系列緊縮政策對經濟的抑制作用也已經開始凸顯,預計央行仍將維持目前的政策力度。”
“‘按兵不動’將成為貨幣政策在未來兩月內的主要表現。”金元證券固定收益研究員王晶亦向記者表示,短期內貨幣政策沒有加碼的必要,為了應對中小企業融資難和保證保障房的建設資金,貨幣和財政政策將以總量偏緊、定向寬松為主。
不僅如此,在經濟增長方面,2011年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增長9.1%,低于市場預期,則通貨膨脹與經濟增長形勢并不支持貨幣政策的進一步收緊,10月資金面料將較為寬松。
對于債券市場而言,鑒于當前經濟、通脹和資金面的變化都對債市構成利好支撐,加之歐美經濟復蘇乏力,衰退隱憂揮之不去,則外圍經濟的低迷表現將加速助推收益率下行的進程,新一輪“慢牛”行情值得期許。
場內流動性依然寬裕
再看公開市場操作方面,雖然央行自上周開始結束了資金凈投放的局面,開始逐步回籠流動性,但就目前來看,其整體寬松的格局仍將延續一段時間。
來自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的數據顯示,伴隨前期資金利率的整體下移,截至10月18日,隔夜拆借利率已下滑至3%以內。與國慶節前最后一個交易日相比,隔夜和7天品種利率分別下行200和150個基點。而短期利率下探的幅度要明顯大于長期,1月期和3月期品種利率僅出現小幅回落,3月期的拆借利率下滑不到10個基點。
“本周SHIBOR利率終于一改跌勢,出現小幅回調,主要還是因為前期跌得太厲害了。”徽商銀行金融市場部交易員覃悅表示,“目前資金面確實比較寬松,公開市場上7天和28天期正回購的發行主要是為了平滑到期資金量,因此盡管當前資金利率難以延續前期的下降走勢,但總體仍會在低位水平徘徊。”
國海證券固定收益研究員陳瀅也認為,“從近期央行平移資金的操作思路來看,未來兩個月公開市場到期量雖然較少,可其維持資金面穩定的意圖較強。因此,預計年內資金最緊張的時期已經過去,流動性調控會更加注重平穩。”
值得一提的是,本周中小銀行第二輪補繳保證金存款準備金一事亦在風平浪靜中過去,市場基本未受影響,說明資金面仍舊十分寬裕。券商預計,下周公開市場操作有望延續凈回籠態勢。
把握高評級信用產品
具體到債市投資方面,有觀點認為,利率市場的走強正逐步蔓延至信用市場,特別是高等級短融的信用利差有望向歷史中值修正,因此,在對利率產品繼續看好的同時,亦推薦5年期高等級中票,對于長久期的準利率債,如鐵道債、石油債,一級市場也可積極參與。
分品種來看,首先就利率產品而言,受益于資金面的寬松,近期中短端利率產品收益率下行明顯。隨著7天回購利率下跌到3%附近,機構重燃對短端利率產品的配置需求,引領中短期利率債上演了一輪補漲行情。
如上周五招標的3年期國開債和本周一發行的3年期地方債,招投標倍數都在2倍以上,中標利率也低于市場預期。據了解,3年期央票重啟發行,也是應一部分金融機構的需求。
覃悅指出,“臨近年底,有些機構債券配置這塊要考慮完成任務,外加收益率又往下走,所以配置需求就會出現一定上升。”
來自申銀萬國的研究觀點亦認為,債券市場回暖的趨勢已經確定,預計將按照“利率債——高等級信用債——低等級信用債”的過程傳導。
實際上,利率債收益率下行對高等級信用債的傳導已十分明顯。當前銀行間高評級新債以20BP-25BP的溢價成交,市場對高等級信用債需求旺盛。
“相比于利率債,高評級信用債將是未來市場的發展方向。”陳瀅稱,“在貨幣政策不會進一步收緊的情況下,發行利率進一步上行的空間受到貸款利率的限制;若政策放松,高評級發行人的議價能力將大大提升,信用債收益率更易出現明顯下行。”
當前,投資者對高等級信用產品的需求將順利消化短期供給,本周大企業供給如11華能CP04、11聯通CP02、11中電投CP05、11華能集MTN4和11電網MTN2均建議積極主動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