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排行榜中理財產品收益率與國慶節前相比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滑。多只產品的年化收益率低于5%,就連澳元產品的收益率也降到了7%以下。銀行理財師表示,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的回落,主要是因為節后銀行間市場資金面日益寬松,各家銀行沒有籌集資金的動力,因此理財產品也不愿意給出太高的預期收益率。另外,目前市場對加息預期減弱,如果利息不再漲,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也將停留在現水平。再加上近期監管部門注重理財產品風險控制,風險小了,收益率自然下降。
中國銀監會近日正式發布《商業銀行理財產品銷售管理辦法》,對銀行在銷售理財產品中的行為進行規范。這一管理辦法將從明年1月1日起施行。新的管理辦法從三個方面作出明確規定:一是要求商業銀行必須在理財產品銷售文件中制作專頁風險揭示書。二是要求商業銀行必須在理財產品銷售文件中制作專頁客戶權益須知,內容至少應包括辦理理財產品的業務流程、客戶風險承受能力評估流程、商業銀行進行信息披露的方式、渠道和頻率等內容。三是要求商業銀行按規定對理財產品進行風險評級,將適合的產品賣給適合的客戶。同時,商業銀行應當建立全面、透明、快捷和有效的客戶投訴處理體系。
分析人士認為,辦法的出臺將有效遏制當前商業銀行的高息攬儲行為,使當前過熱的的市場回歸理性。明年辦法實施以后,以往的高利率超短期理財產品將退出市場。
-投資提醒 理財產品掀起團購風,關注風險同時應關注合法性
團購風最近刮到了金融理財市場。眼下可供團購的理財類產品種類很多,如理財卡、投資銀條、紀念幣、千足金條甚至基金、保險、銀行理財產品等,統統成了熱門的團購產品。
一些普通網站抓住投資者的賺錢心理,推出了團購理財產品,而銀行和一些正規金融網站組織也推出過團購理財產品。例如,光大銀行(601818,股吧)于今年年初,首次推出團購理財產品陽光理財A計劃2011年第二期產品。這期產品增加了“理財一起團”一年期美元產品的團購計劃,老客戶只要帶領一位新客戶一起團購理財產品,即可以普通客戶的購買金額,享受高端客戶的產品收益。
那么,普通團購網站推出的團購,與銀行及一些正規金融網站組織推出的團購是否一樣呢?專業理財師指出,兩者的團購標的物有區別,金融理財產品更多的是給投資者未來的收益,而普通團購網站的標的物是物品的出售。一般來說,銀行和一些正規金融網站組織的團購,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團購,它和一般購買的理財產品沒有差別,其風險一般不是很大。
不過對于一些基金團購、信托產品團購等團購理財,在銷售主體和銷售模式上也許并不合規,投資者在團購理財產品時,除了要關注理財產品本身的投資風險,還要看打出團購概念的機構的合法性,以及具體團購模式的合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