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金出手增持四大行和外盤好轉的雙重利好也未能扭轉疲弱的A股市場。昨日,滬深兩市大幅高開后震蕩回落,滬指盤中再創近15個月的新低,尾盤略有上漲。市場冷對管理層的“救市”舉措,投資者深感疑惑,這個市場究竟怎么了?多數分析人士認為,匯金增持只是股市回暖的一個外部因素,A股真正要走出底部仍有待市場信心的恢復。
市場異常“淡定”
周一盤后匯金公司宣布增持四大行,隔夜歐美股市普遍大漲,多重利好刺激A股昨日大幅高開,上證指數早盤一度上摸2412.38點,最大漲幅近3%。然而,短暫的沖高并未激發市場買入的人氣,拋壓卻不斷增大,加上煤炭股集體跳水,兩市股指震蕩走低,直至下午先后翻綠,滬指再創去年7月初以來的新低。尾盤,在金融股支撐下股指反彈,最終滬指勉強收紅,收報2348.51點,微漲0.16%;深成指則收于10065.47點,再跌1.04%。A股全日總成交金額為1124.35億元,較前一交易日放大逾五成。
作為資本市場上“國家隊”的重要力量,匯金公司歷史上曾有過兩次類似動作:2008年9月18日,匯金宣布在二級市場自主購入工、中、建三大銀行股股份;2009年10月9日,匯金再度增持三大行的A股股份。匯金公司前兩次增持舉動都被市場熱捧:第一次增持消息公布后,滬指次日暴漲9.45%,兩市千余只股票漲停,下個交易日再度大漲7.77%;第二次增持的消息公布當日滬指大漲4.76%,1個月內滬指從2840點的低位反彈至3350點左右,累計漲幅近18%。然而,此次匯金出手卻明顯未能得到市場的響應。
昨日市場資金流向顯示,很多投資者借利好逢高拋出,選擇離場。益盟操盤手數據統計顯示,昨日兩市資金合計流出了66.44億元。其中滬市主力資金凈流出30.91億元;深市主力資金凈流出35.53億元。
板塊方面,74個行業板塊僅6個板塊呈現資金凈流入狀態,其他68個板塊均呈現資金凈流出,其中煤炭板塊凈流出13.96億元居首。
反彈夭折還是繼續“發酵”
國都證券分析師張翔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當前匯金增持消息的影響和2008年時的情況有些不同。2008年除了匯金增持的操作外,“四萬億投資”的政策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當前股市疲弱最根本的問題在于市場對于通脹高企和經濟增長放緩的擔憂,在當前復雜的經濟形勢下,短期內宏觀經濟政策還不具備松動調整的跡象。
不過張翔也認為,匯金增持畢竟傳遞出較為積極的信號,接下來將進入經濟政策的觀察期。在這種形勢下,股市大幅下挫深跌的概率已經不大,不過短期內走強的基礎仍不具備。
東北證券分析師沈正陽也認為,從歷史經驗看,如果僅僅是匯金增持這一項政策,而沒有后續配套利好,則股市會僅僅是反彈,并在稍作反彈后則可能繼續下挫,這一點被歷史經驗證明;反之,如果后續有組合配套的措施接上,則再進行適度的調整后市場則有望繼續反彈。
展望后市,沈正陽認為后續有望出現組合配套政策,原因在于物價回落將是大概率事件,穩金融就是穩經濟。所以,較為可能的情景是,市場在匯金增持、外圍市場相對平穩、9月宏觀數據符合預期的情況下有望逐步反彈;之后在三季報業績參差不齊的影響下,市場有一定的調整;但伴隨著11月之后物價顯著回落,市場流動性的被動改善以及穩金融訴求下定向寬松乃至或有準備金調整等預期催化,市場有望形成向上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