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家宏觀調控政策深入,銀根不斷緊縮,中小開發商資金緊張日趨明顯。從吉林省長春房地產市場來看,開發商正試圖通過團購、賣地、打折等方式渡過難關。
記者從長春市相關部門了解到,今年1-8月份,長春市房屋銷售交易面積691.9萬平方米,同比下降 7%;新房登記銷售面積為441.5平方米,同比下降11.9%。在銷量下降同時,新建商品房比例不斷上升,8月份供需比達1:0.7,明顯供大于求。進入9月以來,長春商品房成交環比更是連續三周下降。市場陷入膠著,未來走勢不清。面對嚴峻的市場形勢和越來越緊的資金鏈,開發商陣營也在發生分化,并以不同的形式突圍求存。
“寅吃卯糧”,團購融資
“團購”的主要表現形式就是開發商在建房甚至買地之前,與機關或者大型企事業單位合作,面向職工,以較低價格一次性收取購房款。在長春南部新城和八一水庫附近,眼下有不少項目在做團購,價格在3800元左右,而此間商品房價格普遍在7000元以上。有開發商表示,現在很難從銀行貸到錢,團購主要是為了解決啟動資金不足的問題。由于團購價基本等同于成本價甚至低于成本價,對開發商來說就是“賣血”,將來等房子蓋起來絕不會是這個價。還有的開發商表示,目前開發商從銀行貸款不僅很難,而且財務成本很高,可能要超過10%,通過團購融資,比從銀行貸款容易,也降低了財務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與一些缺乏啟動資金的開發商不同,今年出現的團購項目中,一些開發商甚至連買地錢都沒有,搞團購是為了籌措買地錢。有的開發商今年8月初收取團購款,8月末才拿地。
購房網總監王勇認為,以長春現在的房價市場購買力不足,開發商只好“寅吃卯糧”,用團購的低價來維持運轉,期待市場明年能好轉。但是,這種團購現象也蘊藏著很大風險。業內人士指出,此種做法違反商品房預售管理辦法,有非法融資之嫌。而且一旦開發商資金鏈斷裂,可能會造成大量爛尾樓,并使團購參與者錢房兩空。
合作入股,賣地求存
今年8月份,長春市“全市房地產市場秩序專項整治工作會議”提出,要重點查處擅自轉讓開發項目。據記者了解,在信貸和土地政策雙重收緊的重壓之下,長春一些中小房地產企業難以為繼,開始賣地求生。吉林省萬程房地產有限公司今年取得的長春經濟技術開發區一塊8000平方米土地已轉由恒大長春公司開發,長春市政建設集團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的地塊也轉由長春本土最大房企亞泰地產開發。不過,由于國有土地并不能私下交易,所以,中小開發商轉讓土地往往以合作、收購、兼并等方式進行,大開發商收購重組小開發商后依然以原來的公司名義進行開發。
對于長春房地產市場當下出現的以中小企業賣地為核心的收購重組現象,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一是中小開發商實力有限,在嚴格的土地和信貸政策打壓下生存艱難;二是今年市場形勢嚴峻,部分開發商看淡后市,所以將公司和土地一起賣掉規避風險。該人士指出,對于房地產市場來說,大的開發商更有實力、開發更有經驗,購房者利益更有保障;但是,隨著土地資源逐漸以各種方式被“大佬級”的開發商收購,進而將形成隱性壟斷,未來中小開發企業生存會越來越艱難。
優惠升級,加快出貨
由于市場形勢嚴峻,今年長春開發商紛紛采取提前“出貨”回籠資金的辦法,從8月份開始市場供應不斷放量。進入9月樓市更是屢屢上演開盤大戲。據不完全統計,9月前3周,開盤數量多達20余家,上市超過100萬平方米,遠遠高于歷年同期。
隨著市場供應井噴,今年長春樓市提前進入“優惠季”。自8月份開始,首付分期、特價房、存2萬送10萬、折上折……樓市優惠政策不斷升級。不久前,還有一家樓盤推出了“有獎贈房”的強刺激促銷手段,填一張問卷,就有可能抽到一套價值近30萬元房子的使用權。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市場陷入膠著,購房者觀望情緒濃厚,對普通的打折優惠已經麻木,樓市必須要‘電擊’才有療效”。
但是優惠除刺激少部分樓盤成交增加外,整個市場形勢并未扭轉。相關部門統計,9月前三周,長春商品住宅供應環比持續上升,而成交環比下持續下降。業內人士指出,長春房地產市場需求依然存在,關鍵是開發商能否把握機遇,真正把房價降下來。購房者需要的是真正的實惠,而不是花樣百出的噱頭。
據了解,盡管優惠政策較多,但長春商品住宅價格并未有實質性下降。國家統計局發布的報告顯示,8月長春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指數上升0.3%。據搜房網數據監控中心顯示,9月共有13家樓盤漲價,最高漲幅達800元/平方米。中國房產信息集團長春分公司公布的上周(9月19至9月25日)數據顯示,長春市商品住宅成交均價為7050元/平方米,環比上升2.8%。最近購房網針對長春房價逆勢上揚的情況進行了有獎調查問卷,其中82%的受訪網友認為長春房價逆勢上揚的主要原因是開發商死扛房價。同時,85%的人認為這種現象不會持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