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起伏伏的金價,牽動全球投資者的心。一面是逆勢狂漲的難擋誘惑,一面又是大漲大跌的“暴躁”行情,構成了三季度黃金市場的“瘋狂”表情。
本周,黃金再演“蹦極”行情,6日突然發力突破,創出歷史新高,但隨即暴跌,短短兩天內,暴跌100多美元,如此難以捉摸的行情,讓投資者手足無措。
黃金沖擊新高后暴跌100多美元
上周五公布的美國非農數據令人大失所望,也將美聯儲即將推出第三輪量化寬松政策的相關預期推上了風口浪尖。金價在連續的“壞消息”刺激下開始走強,6日,受瑞士央行匯率設置消息刺激,紐約商品交易所黃金期貨12月合約盤中價一度沖至每盎司1923.7美元的高點,不僅再次沖上“千九”大關的,而且再次突破歷史新高。
不過,好景不長,當日金價馬上出現大跌,日內金價每盎司下跌60美元,收于1873美元。7日,黃金暴跌行情未止,在美國股市上揚的打壓下,金價再次暴跌3%以上,最低點已經跌破每盎司1800美元大關。兩天內暴漲暴跌上百美元,堪稱“蹦極”行情。
實際上,進入三季度以來,國際黃金走勢仿佛進入了新階段,一改上半年溫和慢漲的行情,出現了一波三折的振蕩沖高走勢。
7月初美國共和、民主兩黨圍繞美債上限的爭議令市場不確定性因素大增,在恐慌性情緒的推動下,大量避險資金進入黃金市場,開啟了這輪黃金瘋長的大幕。
國際金價于8月23日創下每盎司1911.46美元的新高后,又在三個交易日內,在全球股市上漲、芝加哥交易所大幅上調保證金比例的多重利空因素影響下,大幅下挫超200美元。而進入9月后,以美國糟糕非農就業數據為導火索的新一輪金價狂飆,也同樣難逃“蹦極”行情。
目前黃金市場走勢需關注三大要點
黃金走勢,往往是宏觀經濟的投影,下半年以來黃金市場的“狂躁”,也許正是當前國際經濟形勢錯綜復雜的征兆,黃金分析師金多利認為,目前“炒金”并不容易,關鍵要抓住三大走勢要點:
首先,歐洲央行態度或將轉向,歐債危機仍是市場焦點。
近期歐洲央行是維持其一貫對待通脹的強硬態度,還是作出轉變以應對日益疲軟的經濟,已經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為應對歐元區通脹壓力的上升,歐洲央行于今年4月和7月分別加息,雖然幅度不大,卻顯示出歐洲央行貨幣政策由寬松轉為緊縮。然而,隨著歐債危機愈演愈烈,經濟增長大幅放緩,壓力加大是否會動搖既有緊縮政策?“若歐洲央行態度轉向將推升市場對歐洲央行實行寬松政策預期,黃金則將在通脹預期下被快速推高。”金多利分析。
其次,美國就業刺激計劃及QE3預期升溫或將繼續推漲黃金。
在美國就業形勢嚴峻,經濟疲軟的經濟大背景下,實施財政刺激政策和QE3是美國政府扭轉經濟頹勢的有力措施。目前市場對新一輪的刺激政策預期濃厚,預計最早QE3將在本月美聯儲FOMC會議后推出。不論是美國的財政刺激還是QE3的推出都將持續推高美國乃至全球通脹,對美元形成持續壓力,“印鈔機”再次開動,對于黃金直接拉動毋庸置疑。
第三,央行干預加大黃金回調風險。
6日黃金暴漲暴跌的行情,就與瑞士央行行動有關。當日瑞士央行宣布無限量的買入瑞郎,并將歐元/瑞郎的最低匯率設定在1.20水平,美元/瑞郎瞬間暴漲逾600點,歐元/瑞郎跳漲逾1000點。
金多利認為,瑞士央行以實際行動表明了抑制瑞郎上漲的巨大決心。這將對美元短期走勢產生巨大影響,進而對黃金短期走勢產生持續壓力。而日本央行在新任首相上任后屢屢暗示干預匯市,也提供了短期美元強勢回調的動力,黃金沖高回調壓力加大,增加了不確定性。
“蹦極”行情成主流 投資風險并不小
未來黃金走勢畢竟還是要看美元臉色。黃金市場分析人士普遍認為,目前歐債危機和QE3預期仍是支撐黃金牛市的主要因素,但美元長期弱勢和部分央行對匯市干預趨勢,很可能在短期內扭轉美元弱勢局面,給高位運行的黃金增添了更多不確定因素。
大陸期貨分析師施梁認為,目前真正支撐高金價的因素是全球信用貨幣體系出現的問題日益嚴重,而貨幣嚴重超發的情況還難以得到改善,根據這一判斷,以美元計價的黃金還將向上走,但過程中來自美元的阻擊和獲利回吐盤的打壓不可避免,沖高回落,大幅波動將成為常態。
金價“蹦極”,也許對于少部分投機者來說,是拉出空間的套利良機,但對于絕大多數普通投資者而言,看準大勢還要踏準節奏,實際上已經是難上加難,而且如果參與的是投資風險較大的保證金交易,在杠桿作用下,巨幅波動帶來的超額虧損根本不是普通投資者能夠承受的。
黃金資深專家劉山恩提醒投資者,當前黃金行情起伏不定,黃金投資中一要改變單邊思維模式,基本面好不代表金價只漲不跌;二要戒除僥幸心理,尤其不要參與高杠桿的非正規交易和自己不熟悉的黃金投資品種;三要看淡短期金價波動,立足以實物黃金為主的中長期投資,增加資產穩定性,防御通脹危險,這才是黃金投資最大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