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城市的房地產市場再次表現可能“退燒”的跡象。僵持已久,地產商的資金鏈是否會崩斷?房價是否會報復性反彈?
一線城市的房地產市場再次表現出了一些可能“退燒”的跡象。央行的數據顯示,二季度開發商在一線地區的結算賬戶增幅連續五個季度低于全國的平均水平,因為開發商的單個開發項目都會單獨設立銀行結算賬戶,央行的數據意味著開發商的開發項目正逐漸離開一線地區,趨向于二三線城市或中西部地區。
“房價會有所松動”這樣的話相信很多人已經耳熟能詳了,不過總是只聽見打雷看不見下雨。除了央行的數據顯示一線城市的樓市再次出現退燒跡象,來自北京市房協的數據更是明確指出,房價在降:1-7月北京新建普通住房的成交均價為每平米1萬3623元,比去年全年下降8.2%。不過聽到這個數據,中國房地產經理人聯盟秘書長陳云峰吃了一驚。
陳云峰:北京現在五環內再加上通州等根本就不可能有1萬三的房子。即使是在新區也在1萬六七左右。1萬三太夸張了。
面對這樣的疑問,記者聯系到了正在機場的擺渡車上的北京市房地產協會副秘書長陳志,他立刻澄清:
陳志:這個指標是新建普通商品住房加新建保障房的概念。新建普通住房是指商品房中容積率在1.0以上,建筑面積在140平米以下的戶型,大戶型都不在這里頭,低密度的別墅也不在這里頭。保障房在啊,像經濟適用房啊,都在。
中國房地產協會秘書長朱中一則認為,北京市的數據在統計上面并不全面。
朱中一:地產這個很復雜。北京的統計他剔出了高檔的那一塊,另外他把保障房加進去。所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和北京的數據是不一致的。
關于房地產市場、尤其是房價的數據,現在依然各有各的統計方法,也依然是讓人看不清楚,對于一線城市的房地產到底有沒有退燒,大家看法不一,那么開發商現在到底是一個什么狀況?央行數據顯示,二季度北京、上海等地房地產開發項目的銀行賬戶一直在減少,這的確說明開發商的腰包越來越扁了。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資深地產商用“咬著牙”形容了他們目前的狀態。
地產商:大家都在這挺著呢,誰也不肯降價降太多了。一部分地產商只能把自己的土地或者項目找另外一個項目賣出去,現在大開發商也沒有錢,所以現在就是比較微妙的時期。
看來調控政策顯現出了一定的效果,但大家現在擔心的是會不會出現報復性的反彈?中國房地產經理人聯盟秘書長陳云峰認為有這個可能性。
陳云峰:現在報復性反彈的可能性還是有的。應該把限購比喻成像水一樣的堵,實際疏導性的政策還是需要的。相信如果要是放開限購的市場,立刻房地產市場就像洪水一樣鋪天蓋地的漫過來。只有把保障房修復到位,讓商品房回到又是生活必需品又是商品屬性這種雙重的界定上來才是正道。
來自國土部的數據,二季度全國地價同比增8.85%。針對目前的房價形式,人民日報和新華社也都紛紛發文,稱房價上漲壓力仍大,市場變數重重,調控一旦放松,必然面臨房價報復性反彈。在膠著的狀態下,希望這令人擔心的一幕不會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