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A股市場出現了指數在震蕩中企穩的格局。其中上證指數得益于新能源、地產股等品種的活躍而有所企穩。但由于量能萎縮等因素,大盤一度出現了沖高受阻的態勢。不過,盤面也顯示出熱點較為火爆,比如說新股中的冠昊生物已持續漲停板,直接推動著迪安診斷等個股沖擊漲停板,進而也推動著美晨科技等一批強勢新股漲幅居前。看來,新股行情漸成市場活躍之源泉。而新股歷來具有一定的晴雨表作用,主要是因為新股質地較佳,且業績成長彈性好,因此,易得到資金的青睞。故上證指數雖然沖高受阻,但創業板指數則出現了強硬的態勢。看來,目前市場的機會主要在創業板等小盤股,主板市場的品種或將進一步震蕩。因此,在操作中,建議投資者關注創業板的個股行情演繹機會。
和訊視點 亞太普漲 A股我行我素
由于美國總統奧巴馬已與美國參議院、眾議院的兩黨領導人達成協議,就提高美國債務上限達成一致,避免了美國的債務違約,投資者圍繞美國債務問題的不安心理得到緩解,受此影響,股指早盤瞬間下探后穩步回升,亞太股市全線上揚,韓國漢城指數、日經225指數、新加坡海峽時報指數三個較有代表性的指數目前分別上揚1.83%、1.34%和1.11%,雖然困擾市場的美債上限談判艱難達成共識,但美國和全球的金融、經濟困局并不會因此陰云散盡。按照奧巴馬與民主黨主張的財政削減開支方案,會在今明兩年對美國國內生產總值拖累達到2%以上,進而影響至中國的出口增速,中國的GDP增速也將下滑2%左右。美國7月29日出爐的二季度GDP初值不如人意,第一季度GDP增幅遭大幅調降,二季度美國經濟同比增長1.3%,低于市場預期的1.7%,商務部還將一季度GDP增速由1.9%下調至0.4%,創本輪經濟衰退后的最低季度增幅。美國的經濟復蘇遲緩必然拖累全球及中國經濟的復蘇步伐。
2011年7月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中國制造業PMI為50.7%,該數據雖然明顯好于匯豐中國PMI7月數據,但PMI已連續四個月下降并創下29個月新低,PMI高于50%也為管理層的調控留下空間,在7月CPI數據可能繼續創下新高的情況下,8月將進入新的貨幣政策出臺窗口,綜合以上數據可知目前股市并不能得到基本面的支撐,這也是美債上限談判得到共識后股指無法進一步攀升的重要原因,上證指數在2700點一帶的橫盤已達五個交易日,后市股指擊穿2677點形成向下破位的幾率遠高于反彈,雖然目前仍有較為活躍的板塊提供一定的盈利機會,但風險遠大于機會的情況下,仍不宜對這種雞脅行情過多留戀,嚴格限制倉位耐心等待方為上策。
機構觀點 保持倉位
金百靈投資:就今日盤面來看,本周A股市場的調整壓力是較為沉重的。因為近期持續出現地方債券信用事件,這不僅僅體現在部分省市的地方公路建設公司在債務方面意愿違約的相關報道,而且還體現在債券市場的企業債、城投債的持續走低。這說明了債券市場的投資者正在用腳投票,從而使得大批企業債走勢出現了持續破位下行的態勢。這無疑會對A股市場產生連鎖反應。因為城投債券市場的如此走勢,會進一步強化各路資金對地方債務平臺壓力的擔憂,從而不僅僅不利于銀行股的企穩,而且也加劇市場的觀望氛圍。所以,上證指數在盤中一度縮量震蕩走低。但是,指標股卻反復出現護盤的走勢,比如說本周二的中國石油,本周五的中信銀行,尤其是本周五,銀行股的護盤一舉改變了A股市場調整將加劇的趨勢,從而推動著上證指數震蕩回穩。由此可見,指標股創造了奇跡。但是,并不代表著A股市場會反復活躍,一是因為持續萎縮的成交量,二是持續快速的擴容節奏,三是媒體持續的對地方政府債務平臺的爭論,因此,短線大盤仍不宜樂觀。
華訊投資:從技術上看,早盤雖有銀行券商護盤,仍難擋有色、煤炭資源股集體調整,股指節節敗退,午后銀行股絕地反擊,股指轉危為安。大盤日K線收一根十字星線線,在臨近2680重要支持位,銀行股率先出擊,說明主力資金認可目前的調整點位,短期大盤經過盤整后,有望重新步入反彈行情。仔細分析銀行股絕地反擊原因:一、中國版401K胎動,力促長期資金入市,這條消息有效的吸引新增資金入市,也是大主力資金積極入市的原因;二、銀行股技術性超跌,本輪反彈最弱勢的板塊,有補漲要求;三、部分銀行醞釀提高鐵道貸款利率,龐大的高鐵建設資金,只要提高一個百分點,即大大提高銀行的利潤率,那么銀行的業績也將得到很大程度提高。短期作為權重股銀行板塊企穩反彈的話,8月大盤見底回升概率增加,關注后市2750點重壓力位,投資者可逢低關注銀行板塊、券商,以及業績穩定增長的優質上市公司。
板塊動態
1、《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已經進入到徵求意見階段。據了解,十二五時期我國新能源產業鎖定了核電、風電、太陽能和生物質能四大產業。在產業規模規劃上,核電和風電可伸縮空間較大,目前還不十分確定。而太陽能和生物質能發電裝機容量較為確定,即未來5年分別達到1000萬千瓦以上和1300萬千瓦。早盤,新能源板塊逆勢上漲,南玻漲逾4%,精功科技、拓日新能、航天機電、天威保變均漲逾1%。
2、早盤醫藥器械板塊大漲,迪安診斷漲逾9%,冠昊生物、九安醫療、尚榮醫療、均漲逾3%。由于半年報行情已經掀開大幕,得益于產銷兩旺,醫療器械公司的半年報業績普遍可期,如魚躍醫療、陽普醫療、尚榮醫療、領先科技等4家公司預計上半年業績同比增長,因此短線可關注業績預增,基本面較好且前期超跌的個股,中長期仍然關注與政策契合度較高及具有創新能力的個股。
3、午后,次新股表現強勢,山東章鼓、桑樂金、寶萊特、迪安診斷、冠昊生物等5只次新股漲停。值得注意的是,私募基金在二季度明顯加強了對次新股的買入,在私募基金持有的38只個股中有16只是2010年以來上市的次新股。在大盤行情不好的情況下,次新股最容易受到游資的關注。
4、《“十二五”農藥工業發展專項規劃》日前正式出臺。規劃提出,推動農藥原藥生產進一步集中,到2015年農藥企業數量減少30%,并通過兼并重組培育2-3個銷售額超過100億元、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農藥集團。今日農藥化肥板塊表現強勁,史丹利漲逾7%、云天化、新都化工、華星化工漲逾5%。分析人士指出,目前農藥行業整合的空間巨大,上述政策的出臺將促使行業兼并重組提速,而行業內龍頭企業有望從中獲益。
市場聚焦 券商打新六成輸 長江證券虧4200萬居首
1、7月份以來,很多上市新股首日大漲,一改往昔破發慘狀。然而,短暫的繁榮掩蓋不了打新市場留給券商的苦澀。《投資者報》統計顯示,截至7月25日,今年以來,券商共中簽417次,在各類機構中排名第二,而總虧損額度達到8435萬元。
2、8月解禁市值將升至2184億元,環比增幅超過6成,讓本已缺乏資金的大盤再臨大考。但挺過8月的大盤將如釋重負,進入9月解禁市值將迅速回落至800億以內,環比降幅逾6成
3、據接近光大銀行管理層的消息人士透露,光大銀行H股發行上市前的路演工作將于8月初在香港啟動。與此前調降融資額的說法不同,這位知情人士稱,光大銀行內部對于先前確定的400億元融資額未有變動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