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貴階層的趣味正在跨越跑車,鐘表,高爾夫,向私人游艇這個不那么容易掌控的熱門玩具進發。
剛閉幕的2011年上海國際游艇展吸引了70個國家與地區的參觀者。觀眾人數首次突破2萬、4天內僅船艇類交易額就首次超越10億元。新富豪們爭相加入超大型游艇主人的行列,私人訂單大幅增加。盡管國際游艇設施委員會主席RonStone一再強調,“游艇并非僅適于超級富翁的豪華游船”。但在中國新貴階層中流傳的暗號卻是:只有私人游艇出場,才能拉開一千萬資產和一億元資產的差距。他們的趣味正在跨越跑車、鐘表、高爾夫向這個不那么容易掌控的熱門玩具前進。配備最新型廚房、浴缸、雙人床與酒吧的“海上精靈”或許能成為國人擁抱全球化生活方式的新伙伴。但在一切變得熟稔之前,它還略顯水土不服。
中國式私人定制
全球最大豪華游艇制造商之一,英國圣汐(Sunseeker)
早在2003年就將私人定制概念帶到了中國。可惜頭兩年它一艘都沒賣出去。如今圣汐在華銷量不但超過20艘,更將售價高達8500萬元的狩獵者(Predator)號賣給了大連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大部分中國富豪對無聊細節不感興趣,在乎的只是專屬感。他們也因此成為趨勢設計者,偏愛彰顯地位的大規模游艇。
在西方游艇文化里,周末帶家人或約幾個相熟朋友去海上、小島度假才是正經事,性能永遠比尺寸重要。而中國船主更關注甲板大小:能不能邀請很多人來游艇上派對、能不能容下足夠的比基尼女孩、有沒有超大按摩浴缸。登艇之前只需準備三樣東西:香檳、美酒和美女。因此市面上現貨提供的25米長以內游艇就遠遠不夠用了,國人追求更大更高級的淺層消費心理反而加速了私人游艇定制的崛起。
與“中國尺寸”相對應的是“中國速度”。通常奢華游艇的定制時間至少半年以上,加上檢驗、運送、上牌等一系列手續很可能將等候期拉長至兩年。西方船主為得到心儀游艇甘愿等待,哪怕訂單已被排到2年之后也會積極參與游艇設計制作過程,甚至提出修改意見。而中國富豪普遍對“前奏”缺乏熱情,比起等待他們更傾向于購買現船,也就是已經被定制好的“二手船”。
重寫游戲規則
三月初,深圳寶利來集團副總裁俞磊花1500多萬元(含稅)購買了一艘Prestige60放入公司游艇會。“目前還沒試過其他玩法。主要是停在碼頭,用來商務宴請比較多。”他也曾動過支持國貨,購買國內生產游艇的念頭,但終因“細節質量無法與歐美品牌較量,開船噪音震耳欲聾”作罷。
按照國際通行模式,人均GDP超過6000美元后游艇產業會隨之高速發展。但人均GDP已超過8000美元的長三角、珠三角等水域資源富饒地區,游艇制造企業卻僅有80余家,皆主要以OEM(代工生產)為主。奢華游艇領域唱主角仍是歐美大牌。
除國內制造業有待振興外,新游戲規則還牽扯到水上公安、交通運輸、旅游和地區政府等多個層面。如果在黃浦江或者蘇州河玩游艇,你不得不與笨重運輸船共擠航道,閉塞到毫無樂趣可言。再者,中國船舶(600150,股吧)法尚未將商務船與私人游艇區分開來,購買游艇手續之繁雜也非一般小戶能承受。而國內新建的眾多小碼頭并不適合停靠大型游艇,這些高級貨不免淪為浮動的房子。
“游艇貴族”成本賬單
一艘“Banana型”游艇國內市場價為23萬、一艘29英尺長“Regal2765型”游艇為100萬,一艘36英尺“SeaRay365型”則要價240萬。當然這些都還稱不上奢華定制款。
入門者預算如果在50萬美元上下,希望擁有一艘做工精致、舒適度高、適用普通社交活動的游艇,那么艇長45英尺左右,設有臥室、會議室、客廳和基本娛樂設施的商務艇就足夠。但凡承擔著“光宗耀祖”使命的游艇,艇長都超過100英尺,預算在數百萬美元至上千萬美元之間。時髦舞池、高尚畫廊、頂級酒吧、先進通訊導航系統自然是必備的,供養它等于養著三部好車。一艘新艇的養護費、清潔費、水電費、泊位費至少從6萬元算起,還不包括牌照費、航道使用費、意外情況維修費等等。就算加入游艇俱樂部,價格不比高爾夫會所動輒四五萬美元的高價,但一萬美金的起步也不是小金領們可以負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