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時間基金業績表現出現逆轉。持續的估值修復行情令去年表現不佳的藍籌堅守者在上半年揚眉吐氣,而延續至今的“擠泡沫”行情使得去年末業績出彩的部分基金遭遇“尷尬”。距離上半年收官還剩最后一個交易日,部分基金已把目光投向下半年投資機遇。
截至6月28日,上證指數今年以來的跌幅為1.74%,而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數據顯示,納入統計范圍的389只偏股型基金今年以來平均凈值增長率為-7.58%,據上半年收官還剩一個交易日,股基跑輸指數已無懸念。
統計顯示,去年末排名前十的股基目前依舊堅守在第一集團中的只剩王亞偉執掌的華夏策略和華夏大盤,分別以年內單位凈值增長2.88%和2.20%的成績排名第五和第八;而其余此前名列前茅的股基則大多遭遇10%左右的凈值折損,排名暫時靠后,其中倒退最多的一只今年以來凈值跌幅16.46%,跌入倒數前十。
反觀今年上半場的領先者。在這389只股基中,目前取得正收益的有20只,其中鵬華價值以6.70%的凈值增長率領漲,南方隆元和長城品牌分別以6.61%和4.71%的凈值增長率緊隨其后。
東方基金旗下東方龍混合與東方策略成長躋身前十,使得東方基金成為上半場唯一有兩位“選手”入圍第一集團的基金公司;博時主題、富國天瑞和華安寶利也榜上有名。
分析人士稱,今年以來市場一直處于一個“擠泡沫”的過程,此前被眾多基金爭相看好的中小股由于業績未能兌現而遭遇“成長性質疑”,股價紛紛相應走低,而具有較高安全邊際和估值優勢的藍籌板塊則成為部分堅守者的避風港,這也導致了今年以來偏股型基金業績的劇烈分化。
上半年臨近收官,基金已把目光投向下半年的投資布局,針對近期反彈行情是否吹響市場轉勢集結號,部分基金依舊保持謹慎。
興業基金投資總監王曉明預期,因為通脹不易控制,估計中期資金緊張很難實質緩解,政府在目前融資平臺已經大規模擴張的情況下,不傾向于通過利率調整的方式緩解通脹壓力。
“目前最好的情況也就是有限的反彈。”王曉明認為,一方面資金要求的回報不斷提高,壓制市場估值空間;另一方面,市場是基于估值和預期的游戲,而企業的盈利預期,則取決于宏觀面的判斷,盈利增速上的亮點相對不多,預期上沒有特別讓市場驚喜的東西,因此反彈的空間也不會大。
融通基金也表示,近期大漲有利于刺激投資者情緒,但宏觀政策松動和流動性好轉看不到明顯跡象。
“這波超跌反彈我們認為空間并不是太大,因為經濟底、通脹頂的還需要時間來確認。”上海一合資基金公司投資總監對記者表示:“目前影響市場的風險因素并沒有完全得到釋放,加上近期資金面相當緊張,我們預計這波反彈的空間最多在300點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