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續上周末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下行走勢,6月27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報6.4750,微幅下調8個基點。業內人士分析表示,由于對歐債危機擔憂升溫,加上國際油價接連走低提振了購買原油的購匯盤,推動美元走高,未來數周人民幣升值步伐可能會放緩。 不過,業內專家表示,從長期來看,美元反彈趨勢不會持續很長時間。而且,雖然美國推出QE3的可能性不大,但低利率,寬松的貨幣政策應該會繼續,美元走弱的勢頭難有根本改觀,人民幣升值的預期依然強烈。不過,專家呼吁,人民幣應主動貶值,化解風險。因為人民幣大幅升值已經超過了企業的利潤底限,大量中小企業倒閉。 日前,美聯儲利率會議結束,市場一直關注的QE3并沒有被提到。 交通銀行國際業務部外匯研究員、交易員張德謙表示,從日前結束的美聯儲會議來看,下半年基本維持0—0.25的基礎上定局,最早升息也要到明年1月份。雖然美元指數出現了較大的下滑,美國經濟龍頭老大的地位,包括美國作為全球最主要的貿易結算貨幣,它在全球老大的地位不會再短時間內出現變化,這和美元匯率高低不是完全相關的。但整個長期來看,美元反彈趨勢并不會持續很長時間。 長江商學院教授,歷任美聯儲經濟學家周春生認為,美國不太可能推出新的量化寬松政策QE3,但這并不意味著美國從此走向緊縮,寬松政策可能走向更加隱蔽,更加靈活的方式。美聯儲主席伯南克也多次宣布,QE2結束。美聯儲不會明確提出QE3,但會繼續保持相對較低的利率,必要的時候還會繼續實施相關寬松的貨幣政策。 張德謙也認為,此前,有一些市場分析得出數據,美聯儲可能在8月底推出第三輪量化寬松政策,但從會后聲明情況看,伯南克也明顯認為現在的情況比去年秋天推出第二輪量化寬松政策經濟狀況明顯出現了好轉,這也使美聯儲不急于推出第三輪量化寬松政策。因此,下半年美聯儲推出第三輪量化寬松政策的可能性不是特別大。但它可能會通過一些變相的手段,比如說買進更多的債券或調降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率,不明確地推出量化寬松政策,但是變相地向市場注入流動性。不過下半年從美聯儲的態度來看還是信心較強。 在外圍環境繼續寬松下,中國收緊貨幣政策可能已經達到實體經濟承受底線,我國當前控制貨幣流動性的主要工具—存款準備金率已達到歷史高點21.5%。經濟學家厲以寧表示,目前我國的貨幣流動量已經偏緊,存款準備金率不斷提高的一刀切政策會造成結構上的誤傷,很可能會引起一些企業的資金鏈產品供應量的斷裂,會造成企業停產工人下崗。應該讓貨幣流通量回歸正常水平。 因此,有專家表示,人民幣升值不能再繼續升值,央行要慎用匯率政策來應對輸入型通脹。因為大宗商品的價格波動非常大,匯率政策不大可能抵消商品價格波動影響,而且采取升值的方式,會導致國際投機和套利資本涌入,使得外匯占款增加而帶來輸入型通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