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繼4、5月份機構大面積下調上市公司凈利潤預測后,6月份凈利潤被下調的公司數量環比驟降。這意味著市場早先擔憂業績大規模下調可能給A股帶來的基本面風險已經顯著釋放。 《大眾證券報》統計上市公司2011年凈利潤預測的月度數據顯示,創業板公司在4月份有52家公司凈利潤被下調,5月份有61家公司凈利潤被下調,6月份有45家公司凈利潤被下調。中小板公司在4月份有144家公司凈利潤被下調,5月份有148家公司凈利潤被下調,6月份有103家公司凈利潤被下調。在業績前景最被市場擔憂的兩個板塊,凈利潤下調家數在6月份出現了明顯減少。 那么滬深兩市主板的情況又如何呢?統計數據顯示,4、5兩個月滬深主板公司凈利潤被下調的家數分別為285、267家,但是6月份凈利潤被下調的公司家數僅有161家,環比降幅接近40%。其中,深市主板4、5、6三個月凈利潤被下調的公司家數分別為82、74、52家,呈現出非常明顯的逐月減少趨勢,而6月份減少得尤為明顯。 “4月份密集公布一季報時,很多公司業績都出現了下滑,機構對這些公司盈利的預測也會下調。5月份上市公司的一季報業績已經完全明了,此時機構對上市公司盈利預測進行了更大范圍的調整!必斶_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李劍鋒表示,從月度的角度看,4、5月份肯定是業績被下調得最厲害的,所以到了6月份業績下調的動能自然就減弱了。 但李劍鋒也認為,這并不代表上市公司業績下調風險已經得到了明顯的釋放,一是部分業績已經被下調的上市公司需要再確認中報業績,如果中期業績繼續下滑,未來被再次下調的可能性很大;二是一季度上市公司業績下滑存在明顯的結構性,但二季度上市公司業績可能會普遍下滑,因此之前業績不錯、沒有被下調的公司在中報后存在被下調的可能。 不過,廣發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游文峰不同意這種說法,他認為從目前已經披露的上市公司中期預告來看,市場對上市公司業績可能已經低估!笆聦嵣,年初以來,市場對公司業績的擔憂一直存在,這種擔憂也導致股價一跌再跌,而機構的悲觀預測在這中間充當了添油加醋的作用!庇挝姆灞硎,現在市場如此悲觀,業績預測可能要稍微樂觀一點了。 779份中期業績預告顯示,有603家公司發布了預增、略增、續盈、扭虧等“預喜”公告,占比達到77.41%。而明確預告中期凈利潤增幅的711家公司,平均業績增長229.79%。其中,13家公司預告中期凈利潤增長超過10倍,119家公司預告中期凈利潤增長超過100%,575家公司預告中期凈利潤增速為正。 正是源于中期業績預告的利好,游文峰預計,在中報業績披露之前,機構對上市公司業績下調的動力將明顯減弱,那么市場持續數月對業績的擔憂可能有所緩解,所謂“業績大規模下調的風險”確實已經釋放了很大一部分。一方面,部分公司在過去三個月的盈利預測出現了連續下調,已經出現極度悲觀情緒;另一方面,也有部分公司在過去幾個月業績被機構大幅度上調。 《大眾證券報》統計數據顯示,滬深兩市有可比數據的1679家公司中,4、5、6三個月分別有482、476、309家上市公司凈利潤預測被下調,其中有43家公司連續三個月的凈利潤預測被下調,如云鋁股份3月份的凈利潤預測為3.99億元,但到了6月份僅剩下1.08億元,需要注意這些公司的風險。 但與此同時,4、5、6三個月也分別有380、414、286家公司凈利潤預測被上調,其中有39家公司連續三個月的凈利潤預測被上調。如,皖維高新3月份的凈利潤預測為1.62億元,4、5、6月份的預測分別為1.89、2.05、3.06億元,4個月的復合增長率高達23.71%。 李劍鋒表示,按照目前的環境,接下來一段時間市場對業績的關注度將明顯上升,最重要的切入口就是中期業績,因此業績增長確定的公司可能獲得較好的收益。游文峰也認為,可以將中報預增與機構業績上調結合起來,同時也要看機構對未來兩三年的業績預測,從中或許可以找到大牛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