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基金整體跑輸市場,二季度以來隨著A股市場的持續破位下挫,跌破面值基金的數量正在迅速擴大。據記者統計,截至上周五,39只偏股型基金凈值甚至低于7角。
機會是跌出來的,面對今年表現低迷的市場,目前不少機構認為市場下半年有望企穩反彈。而這或許也給了基金投資者博取反彈行情收益的機會。
39只偏股型基金凈值低于7角
近期A股市場的持續走低,讓基金的凈值更加難看。統計顯示,截至今年6月3日,股票型基金中今年虧損最大的基金是銀華內需基金,跌幅22.69%;緊隨其后的是光大保德信中小盤基金,跌幅21.40%。另外,海富通中小盤、民生加銀精選這2只股票型基金跌幅均超過18%;旌闲突鹬,華商動態、華富策略精選、東吳進取策略等4只基金凈值今年以來跌幅均超過16%。
按復權單位凈值增長率計算,5月494只開放式偏股基金(不含今年成立的次新基金)平均跌幅達到5.37%。而去年股票型基金全年的平均收益率不過3.42%。說明大部分基金已經恢復到2009年底的凈值水平。
受此影響,目前凈值在0.7元以下的股票型、混合型基金數量已經達到39只。其中15只基金凈值低于0.6元。
博時超大盤ETF以0.2010元的最新“單位凈值”,位于基金單位凈值最低;而工銀瑞信核心價值以0.3309元的單位凈值名列倒數第二。不過,從累計凈值來看,這兩只基金的單位凈值并非最差的品種,博時超大盤ETF其實際單位凈值為0.7410元,而工銀瑞信核心價值“復權”之后的凈值則為3.8704元。如果從累計凈值來看,中郵核心成長、南方隆元產業主題、光大優勢配置表現則十分疲軟。
是否進場撿便宜?
雖然機構對短期市場并不樂觀,但已經有不少機構發聲:市場距離底部的空間越來越近。市場指標暗示底部漸近。機構普遍認為,此輪的調整可能會延續到二季度末,7月份左右將成為判斷下半年甚至明年行情關鍵的時間窗口。而在此之前,震蕩、分化、結構性行情將是市場的主要運行特征。
在此背景下,面對諸多凈值便宜的基金,投資者是否可進場撿便宜呢?
分析人士指出,介入跌幅較大的基金品種或可以博取市場后市反彈行情,但從中長期來看,選擇業績穩健增長的基金才能獲取長期穩定的收益,所以重點依然要關注基金經理的選股調倉能力。
好買基金研究中心曾令華表示,主題類基金、中小盤基金目前雖然經歷了一段時間下跌,但是,從目前情況看,抄底時機仍未到來,他仍然看好以銀行為代表的大盤藍籌股。
德圣基金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師江賽春也認為,盡管新興產業中個別行業或者個別股票有機會,但總體上,今年新興產業的整體性機會不大,這將對基金經理的選股能力提出更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