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近期一些小盤股的大幅殺跌,基金經理的賣出意愿也在減弱。有基金經理表示,這些小盤股在大幅下跌后,其估值正漸趨合理,目前如果還一味大肆賣出,有可能就賣在了地板價。據記者了解,另有一些基金經理,已開始減持部分獲利豐厚的品種,并增持和買入超跌的優質小盤股。 寶盈基金研究部總監楊凱昨日對本報記者指出,從目前估值來看,那些持有中小盤股的機構投資者賣出小盤股的意愿會大幅降低。從投資理性角度而言,進一步殺跌中小盤股意義不大。 楊凱還認為,機構投資者賣出小盤股意愿下降的另一個原因是,不少機構的組合調整也處于尾聲之中,手中所持有的小盤股比例已大幅下降,小盤股殺跌行情對凈值影響已遠不如之前。“雖然我們會有針對性賣出個別表現差的小盤股品種,但我們不會進一步壓縮小盤股的比例,相反對于一些較好的品種,我們會在它跌下來的時候進行介入。”楊凱如此表述了其對小盤股的態度。 值得一提的是,在小盤股遭到大幅殺跌之后,即便是看好藍籌股的基金經理對小盤股態度也開始有所保留,尤其是那些重倉藍籌股的基金經理。 南方基金投資總監邱國鷺認為,只要估值合理,優質的小盤股也是較好的投資標的。他透露,近期也介入了一些估值有吸引力足夠便宜的小盤股品種。而深圳另一家基金公司投資總監則透露,其在4月下旬以來開始增持部分超跌的品種,其中增持了一只小盤科技股超過10萬股。 與此同時,戰略新興產業并沒有被遺忘。“金融地產等一些行業已逐步過渡為價值型產業,操作上是波段介入的資產,跌低了就買,漲高了就賣,而優質小盤股則可以長期介入。”
深圳一位基金經理認為,未來收益能夠上漲五倍、十倍的資產可能集中在消費服務、科技領域的中小盤股中,這些行業未來也會衍生出一批市值規模很大的優秀企業,成為推動中國經濟再上一個臺階的頂梁柱。 融通基金專戶投資總監認為,消費服務、科技領域的民營上市公司將是未來的戰略性資產。目前A股市場中的中小盤股也很可能孕育出市值規模較大的優秀企業。一些基金經理表示,績優型小盤股依然是其增持的對象。 不僅一些公募基金認為小盤股的殺跌行情或進入尾聲,一些私募同樣持有這一觀點。 新價值投委會主席羅偉廣表示,目前市場下跌的主要動能來源于中小板和創業板,小盤股或面臨最后一輪下跌,去年底開始的大小盤風格輪動或面臨轉換。 羅偉廣表示,去年10月份開始,小盤股由強轉弱,大小盤風格輪換,目前小盤股已經出現了恐慌性下跌,未來市場大小盤風格的特征會轉弱,出現小盤股止跌,大盤股也不會漲的局面。 羅偉廣認為大盤股的低估值對市場形成強力支撐,市場震蕩整理的概率很大,波動區間在2800點至3200點之間,投資上人棄我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