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藍的天空,澄澈的海水,漫山遍野的草地和森林——南半球島國新西蘭享有“百分之百純凈”的美譽。熱愛自然和關注環保的新西蘭人自覺地為保護這塊凈土盡心盡力。比如,他們扔垃圾就不是簡單地一扔了事,有諸多講究。
每周日晚上,住在首都惠靈頓郊區約翰斯維爾的凱瑟琳女士都會在自家車庫里忙碌一陣,將可回收利用垃圾和生活垃圾分門別類地進行最后整理,再放到自家門前的馬路邊。周一上午,環衛工人會上門將垃圾運走。
在新西蘭,人們這樣扔垃圾:遵守垃圾回收的時間規定,對垃圾按可回收利用和不可回收利用進行分類,把分類的垃圾放在指定的地方,等待不同部門來收;如果錯過規定的回收時間,就只好把垃圾留在家里,再等一周。
可回收利用垃圾分為紙皮類和塑料、玻璃、金屬類。紙皮是指報紙、廢書、紙箱等;塑料、玻璃、金屬類一般多是居民消費的塑料飲料瓶、牛奶桶、果醬玻璃瓶和金屬啤酒罐等。
在惠靈頓,市政部門對可回收利用垃圾每周收取一次。在紙皮類和塑料金屬類回收周,人們將自家的這類垃圾集中裝在一個帶輪子的垃圾桶里,在周日晚上放到自家門口馬路邊,周一上午會有專門的公司開車來將垃圾收走。下一周則專門回收玻璃瓶。如果垃圾分類不符合規定,環衛人員就會拒絕回收,并會貼上提示條。如果多次不符合規定,居民可能受到當地政府的罰款處理。
對不可回收利用的生活垃圾,市政部門每周收集一次。政府要求每戶居民在超市統一購買指定顏色的塑料袋,將生活垃圾裝入扎好,按指定時間放在自家門口,再由垃圾處理公司開車來收取。每個垃圾袋售價大致在2新西蘭元(約合人民幣10元),那些收垃圾的環衛人員只認袋子、不認人。
如果家里有大件或大量垃圾,人們可以自己運到特設的回收中心,支付少量費用后,將垃圾扔在那里;或者進行電話預約,支付一定費用后,等待專人前來把垃圾運走。
除了這些垃圾,人們家里如有不再需要的衣服鞋帽、玩具書籍,可以將它們放進專門的大鐵箱子里用于捐贈。這種捐物的鐵皮箱通常設在小學門口、超市附近和社區間,方便人們常年及時處理家中剩余的物品以幫助那些有需要的人。福利機構會負責物品的篩選、消毒和配送。這也是資源再利用的一種環保形式。
此外,新西蘭還設立“電子垃圾日”,在全國范圍內指定專門地點,方便人們將家中廢棄的電子產品送到指定地點免費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