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北京房地產交易管理網數據顯示:上周(4月18日~24日)北京樓市商品房期房住宅簽約套數為1833套,現房住宅簽約套數為217套,二手房住宅簽約為2437套,環比前一周(4月11日~17日)分別上漲了73.9%、63.1%、12.3%。期房、現房住宅累計成交2050套、18.38萬平方米,環比之前一周分別增加72.70%、57.50%。
“部分定價合理的項目,對于預算有限、需求迫切的剛性需求具備非常強的吸引力,且項目定價已經接近購房者預期值的底限,判斷未來房價將呈上揚走勢,這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成交量放大。”昨日(4月25日),亞豪機構副總經理任啟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樓市持續增加供應量的刺激之下,上周新房住宅成交量繼續出現環比上揚,且漲幅進一步擴大。 任啟鑫認為,調控導致了需求結構的兩極分化,低價產品的扎堆上市和快速消化,是支撐上周住宅整體成交量單邊走高的重要因素,同時也導致了整體成交價格的結構性下滑。數據顯示,上周北京市新房商品住宅成交均價為18801元/平方米,環比繼續呈回落態勢。從不足兩萬元的均價不難看出,如今樓市的成交主力軍主要集中在低價的遠郊區縣樓盤。 在上周剛剛入市的6個項目中,僅有一個是純新盤,其他包括保利·西山林語、悅溪公寓在內的5個樓盤均為老項目后期。值得注意的是,開發商在單批次推盤時卻減少了房源數量,本周開盤的6個項目大多僅推出300套商品房,而類似于之前中國鐵建·長陽國際城這樣單批次推盤超過1500套的限價商品房則極為罕見。 “除了由于開發商采取
"低開高走"的推盤策略外,限購、限貸之下住宅需求擠壓外溢的效應也使得商住市場不斷走俏,而且商住項目的價格水平并不納入政府所設定的"穩中有降"房價調控目標之列,相關部門對此的調控力度和關注程度也相對要小很多! 而與定價較為謹慎的住宅樓盤相比,商住項目依然保持了“穩中有升”的姿態。據了解,在上周開盤的6個項目中,一半為50年產權的商住項目,其中一個項目為純新盤,另外兩個項目中建·玲瓏山、波普公社都曾在2010年12月同期推售,時隔4個月,再度開盤后價格漲幅在每平方米1000~3000元。在任啟鑫看來,受調控目標和市場變化影響,此類商住項目的開盤均價漲幅高于普通住宅,但在整體房價“穩中有降”的預期之下,目前價格也已基本達到了房屋價值的合理上限,預計此輪上漲之后,將與大部分普通住宅一樣,價格停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