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A股市場發起了3000點攻堅戰,上證指數大漲近9%,但是部分基金公司旗下同類型基金業績差距卻十分顯著,最高相差21個百分點。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4月12日,深圳一家基金公司旗下某普通股票型基金(Wind二級分類)今年收益率達到12.66%,而該公司另一只普通股票型基金卻下跌了8.21%,兩只基金業績相差21個百分點。
除了上述基金公司之外,還有兩家基金公司旗下同類型基金業績差距超過18個百分點。截至4月12日,上海一家基金公司旗下兩只普通股票型基金,一只取得了5.35%的收益率,而另一只跌幅接近14%,業績相差了19個百分點;深圳一家大型基金公司旗下兩只普通股票基金,一只取得了12.94%的收益率,但另一只卻虧損了5.58%,兩只基金業績相差幅度也達到18個百分點。
事實上,除了上述基金公司之外,還有多家基金公司旗下同類型基金今年業績差距超過15個百分點。
值得注意的是,也有部分中小基金公司旗下同類型基金業績接近。以上海一家基金公司為例,該公司旗下共有兩只普通股票型基金,而這兩只基金今年以來業績相差不到2個百分點。
今年市場熱點切換過快,部分基金經理調倉不及時可能是導致基金之間業績差異大的重要原因,深圳一家基金公司基金經理指出,“由于看好未來經濟走勢,今年一直重倉周期類貝塔值較高的股票,如有色金屬、煤炭等,業績不錯,目前排名靠前。但是公司也有基金經理由于重倉中小板股票,且沒有及時調倉,因此業績表現相對較差。”
除此之外,有基金分析師還指出,雖然同一家基金公司,資源可以共享,但是有些基金公司對基金經理的投資限制相對較小,基金經理個人決策成為投資策略的主導,此舉雖然可以發揮基金經理的主觀能動性,但由于選股能力不同,造成同一家基金公司不同產品之間存在業績差距。相反,有些基金公司對基金經理的投資規定較為嚴格,這類基金公司旗下基金業績出現較大差異的概率則相對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