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央行發布《境外直接投資人民幣結算試點管理辦法》,意味著人民幣國際化由跨境貿易結算擴展至投資結算領域。
作為第一個國務院批準的跨境投資人民幣結算試點,新疆跨境投資與貿易人民幣結算總額已超過90億元。這標志著人民幣跨境業務向西之門正在開啟,不僅將建構人民幣國際化的多元化路徑,促進與中西亞國家的經濟往來,還將為我國進一步為向西開放鋪平道路。
匯率波動的“避風港”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烏魯木齊中心支行最新統計數據,自去年10月以來,國內企業已與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蒙古、香港、格魯吉亞、澳大利亞、巴基斯坦、伊朗、開曼群島10個國家及地區開展了跨境人民幣業務,業務總量突破90億元;與我國最西部省區新疆毗鄰的8個國家中,已有7個國家的42家境外銀行已在我國銀行機構開立了69個人民幣同業往來賬戶。
“目前,企業對人民幣跨境結算的潛在需求仍然很大!比嗣胥y行烏魯木齊中心支行行長朱蘇榮說。
外貿企業野馬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強說,從前以美元為工具就像談話必須帶翻譯,要付翻譯費,現在直接用人民幣交易就不需要了,比如企業與外方簽訂100萬美元的出口合同,以6.8的匯率計算可折合人民幣680萬元,而收款時匯率變成6.65,我方企業收到的美元僅能兌換665萬元人民幣,如用人民幣就可避免損失。
浦發銀行烏魯木齊分行副行長姜東杰表示,該行已捕捉到一些企業急需人民幣境外項目融資的支持,國內金融機構面臨優化盈利模式、建設國際品牌的新機遇。
向西之路有坎坷 匯率風險誰來擔
3月11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5750,創下匯改以來新高。據測算,自去年央行啟動了二次匯改以來的9個月間,人民幣升值幅度達3.424%。
匯兌損失吞噬著出口企業的最后一點“面包”。國內機械產品銷售商郝建國對記者說,年初該企業與哈薩克斯坦簽訂的一份合同因匯率波動,企業損失30萬元,甚至超過了這單生意的利潤。
國內企業希望使用人民幣規避匯率風險,同時,外商也不愿意為風險“埋單”。一家在新疆亞中機電市場從事工程機械銷售的企業負責人說,兩個月前,一名來自哈薩克斯坦的客商準備采購國產機械設備,中方提出用人民幣約定價格,并告知國內銀行支持人民幣結算,但外商不同意。
“不僅中國企業在算賬,外商也在算賬,”他說,“人民幣匯率升值是大方向,外商也不愿承擔中方企業轉移的匯率風險。”
困擾中亞國家廠商使用人民幣的另一個原因是境外人民幣的來源問題。中國銀行新疆分行相關負責人說,國外客戶可通過銀行用購售手段取得人民幣,可目前開戶企業較少。理想的狀態是:國外銀行將人民幣作為儲備貨幣,外商在本國可直接兌換人民幣交易,但中亞國家人民幣的來源比較狹窄,還沒有實現自由兌換。
三大應對之策鋪平道路
顯而易見,在匯率變化頻繁的國際環境中,貿易雙方均不愿承擔匯率變動的風險,選擇哪一種貨幣作為結算中介,表面上只是結算方式的權衡,而實際上是交易雙方在定價權上的較量。
朱蘇榮、陳強、三寶實業集團副總經理高志軍等人對此建議,國內企業可從三方面應對人民幣匯改形勢。首先,國內企業可在產品設計、品牌創造和市場營銷等環節不斷提升產品價值,實現差異化生產和銷售,這樣才能在貿易談判中爭取更大自主權!耙驗闁|西好,外商才有可能同意使用人民幣!标悘娨会樢娧卣f。
其次,建立有效的清算體系,為人民幣跨境業務提供基本保障。目前,中國和中亞國家采取的是銀行間一對一的代理賬戶行關系,存在結算時間長、效率低、不能解決雙方貨幣頭寸平補等問題。中國銀行戰略發展部一位分析師認為,可考慮利用以下模式:中資銀行海外分行為當地銀行同業的個人及企業人民幣業務提供清算服務,并由中國香港和內地代理行共同提供清算服務支持;對于中資銀行海外分行尚不能提供的業務或服務,可通過代理、外判等形式;對于當地沒有設置中資銀行海外分行的國家和地區,由香港清算行直接提供服務。
最后,政府應不斷加深與中亞國家的多層次合作和交流。除了保持與中亞國家經貿往來的良好勢頭之外,政府可考慮對提供人民幣結算便利的國家給予貿易關稅優惠,對該國政府和企業利用人民幣對華投資也給予政策優惠,這樣,他國參與和分享人民幣國際化所帶來利益的同時,能夠和我方共同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向東也要向西
用“井噴”來形容去年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增長十分合適。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數據,至去年底我國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累計超過5000億元,是2009年的100多倍。研究人士提出,在東盟、韓國、中國臺灣等東亞地區擴大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具有更多的現實性和可操作性,同時,推進人民幣跨境業務向西之路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中國與中亞國家在經濟上具有很強的互補性。中亞里海地區石油儲量超過300億噸,天然氣儲量達18萬億立方米,被稱為全球“21世紀的能源基地”。另一方面,中亞國家輕工業薄弱,日常生活用品對中國的依賴性很強,在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的批發市場里,中國商品隨處可見。
一方面是中國對中亞大宗能源商品的需求,另一方面是廣闊的中亞市場對我國國內輕工產品的渴望,這種互補性極大地刺激了國內能源資本和貿易出口商的興奮點。正在吉爾吉斯斯坦投資礦業開發的西部煤業控股有限公司(香港)負責人邱偉隆對記者說,企業看好中亞的資源,目前正在物色合作伙伴,由于項目金額每每過億,因此匯率波動帶來巨大風險,此前企業每年因匯率上調造成的損失就有200萬元。
人民幣跨境業務向西之路的意義不止于此。國家信息中心預測部一名副研究員表示,“上海合作組織”伙伴所在的中亞區域位于我國第三條戰略大通道——新歐亞大陸橋,它的東西兩端連接著太平洋與大西洋兩大經濟中心,中國與這一區域密切往來不僅能促進國內建成開放型的能源走廊,還能加強外交、反恐等諸多領域的合作,確保西部門戶穩定。
一些銀行機構負責人認為,人民幣跨境業務一方面向東亞延伸,一方面向西擴展,這樣可建構人民幣國際化的多元化路徑,從而為人民幣跨境結算穩步發展夯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