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聯地產最新研究報告認為,2011年市場潛在供應量充足,供求矛盾將進一步改善,在未來一定時間內甚至會逆轉,因此價格將面臨一定的下行壓力。這是世聯地產對今年樓市作出的最新判斷,該判斷修正了世聯地產此前“2011年商品住宅市場多空平衡”以及“2011年的房價不宜盲目看空”的觀點。
隨著限購令范圍的擴大、保障房建設的新進展以及房地產行業融資的持續收緊,樓市“看跌派”陣容不斷擴大。不僅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星河灣地產主席兼董事長黃文仔等老牌“資深看跌派”表示本輪調控威力不可小覷,今年樓價預計會回落;連全國政協委員、大連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也在兩會上表示:“在政策的強勢調控下,今明兩年的房地產市場應該都是下行態勢,房地產商的日子應該比較難過。”甚至在房價上一直堅持唱多的華遠集團總裁任志強近日也表示:“房地產市場不樂觀。”但同時他又補充道,不樂觀并不等于房價會出現暴跌。
世聯地產此次修正觀點的主要原因是未來樓市的供求關系可能發生改變。世聯地產認為,2011年市場的潛在供應將會對房價帶來下行壓力。世聯地產對全國40個重點城市2011年的潛在供應量進行了測算,除廈門、成都、南昌和昆明四個城市的潛在供應略顯不足外,其他城市供應均比較充足,其中重慶、沈陽、上海、長沙、北京等城市的潛在供應數量較大,超過2000萬平方米。北京、上海、深圳、廣州、長沙、武漢、成都、西安八個城市2011年待售商品房也較為樂觀。據世聯地產測算,樂觀估計2011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將增加7%,如果考慮到保障房的分流作用將導致商品房銷售面積減少3.2%,則銷售面積增幅將是3.8%。
同時,有效需求將會受到壓制和轉移。保障房加快建設,對普通商品房市場需求形成分流。截至去年末全國各類保障房共開工590萬套,基本建成370萬套,超過預期目標。2011年全國保障房的建設目標上升到1000萬套,這意味著未來將有1590萬套保障房進入市場。世聯地產統計認為,假設每套保障房的面積為60平方米,那么在未來1~2年內將會有9.54億平方米的保障房進入市場。而2010年全國商品住宅銷售面積僅為9.3億平方米,這對于普通商品住宅市場是一個較大沖擊。此外,不斷擴大的限購以及可能繼續加碼的房貸政策勢必導致需求進一步萎縮。統籌未來供求關系,世聯地產研究認為,未來市場潛在供應充足,房價存在下行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