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深入調控之下,地方政府能否逐步擺脫對于土地財政的依賴?《關于2010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zhí)行情況與2011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下稱“報告”)中的數(shù)據(jù)給出了一個正面預期。
報告顯示,2010年全國國土使用權出讓收入29109.94億元,完成預算的213.2%。
今年初,新華社曾播發(fā)文章三問土地出讓金大漲:土地出讓金緣何能在“最嚴調控年”里創(chuàng)下新高?巨額的“賣地”進賬如何使用?地方的“土地財政依賴癥”是否會進一步加劇?
事實上,伴隨著新“國八條”等調控新政的出臺,外界盼望著2010年躁動的賣地熱能在今年得到“降溫”。
報告則顯示,2011年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預算為19753.41億元。
粗略計算,預算安排較去年實際完成金額減少了約三分之一。
“政府主要是有兩方面考慮。”銀河證券宏觀經濟研究員張新法告訴記者,一方面是今年國家將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力度,另一方面,今年國家一系列關于房地產市場的政策,希望房價能穩(wěn)定住,鑒于這一系列預期的因素,土地“招拍掛”價格也會下降。
在昨天舉行的政協(xié)委員談“加快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記者會上,全國政協(xié)委員厲以寧表示:“土地財政已經走到盡頭了,不能老靠賣地來建設,你還有多少地能賣?”
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中央和地方土地出讓收支首次現(xiàn)身預算報告,將地方政府普遍依賴的“賣地收入”曝露于陽光之下。
2010年的預算報告顯示,2009年中央獲得新增建設用地有償使用費收入274.94億元,地方獲得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13964.76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