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春節長假期間,國外商品期貨價格出現了不同程度上漲,其中美國玉米上漲6.5%,美國小麥上漲8%,美國棉花上漲8.63%。聯合國糧農組織最新發布的報告指出,全球食品價格指數連續7個月上漲,今年1月全球食品價格指數達231點,創歷史新高。國內商品期貨2月9日開盤第一天,絕大部分品種開門走紅,其中鄭州強麥1109以漲停板報收。
當前階段,支撐國內商品期貨價格震蕩走高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全球流動性過剩導致的通脹預期;二是氣候因素可能導致農產品減產對農產品期貨價格產生利多影響。
針對國內流動性過剩問題,我國央行已經在2010年兩次加息,2011年2月9日再次提高存貸款基準利率0.25個百分點,此外還不排除近期內繼續提高法定存款準備金率。盡管上述措施對商品價格產生一定程度的利空影響,但由于歐、美、日等西方主要經濟體依然執行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因此,中國央行流動性緊縮措施對市場價格的利空影響大打折扣;同時,流動性收縮需要一個持續的過程,絕非通過一次加息就可以得到徹底解決;此外,市場對流動性緊縮也早有預期,即使央行出臺了加息等調控措施,但因利空影響部分已經得到提前釋放,措施出臺后其效應非常有限。
推動國內農產品期貨價格震蕩走高的第二個因素是天氣因素導致的農產品產量減產預期。農業部數據顯示,截至2月9日,河南、河北、山東、山西、安徽、江蘇、甘肅、陜西8省冬小麥受旱面積達11595萬畝,其中嚴重受旱面積2536萬畝,受旱面積占8省冬小麥播種面積的42.4%。
一般來講,一場透墑雨需要的降水量應該在25毫米以上。盡管2月9日北方地區普遍降雪,但此次降水量最多達到5毫米,只能輕微緩解旱情,不能從根本上解除旱情。
其他一些主要小麥產國,形勢也不容樂觀。俄羅斯在遭遇森林大火之后小麥出口禁令實施了近半年;澳大利亞的小麥生產商連續遭遇洪水、干旱和氣旋等惡劣天氣。
除小麥之外,我國南方地區普遍遭受冷凍天氣。我們食糖主產區廣西遭受凍災的有31個縣市、霜凍31個縣市(合計62個縣市)。廣西食糖主要產地柳州125萬畝甘蔗受災,來賓甘蔗受災面積達155.36萬畝,而河池受災面積也達63.63萬畝,合計受災面積達到300多萬畝以上。
按照一畝地平均產甘蔗4.5噸以及11.4%出糖率計算,預計今年廣西將少產糖154萬多噸,因此2010/2011榨季,國內食糖產量將達不到先前預計的1200萬噸,這對本來就供給緊張的國內食糖市場來說,供給缺口將會繼續擴大。
另外,從2010年11月起,南美大豆播種因受干燥天氣影響不斷推遲;巴西南部的第三大主產區也受到了干旱的影響。南美洲南部普遍降雨量在500mm左右,但是今年的降水量只有往常年份的40%-60%,最低地區降水量為50mm,干旱情況較2008/2009年度要嚴重得多。
除了通脹預期和農產品減產預期之外,還有一些因素對農產價格也產生直接或間接利多影響。從國內看,2月9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分析當前糧食生產形勢,出臺了包括提高稻谷最低收購價、增加中央投資、加大旱區的基礎設施建設等措施。這些措施對農產品價格也形成一定支撐。從國外看,美元指數繼續在低位震蕩,美元指數低迷從另外一個角度對農產品期貨價格產生了利多影響。
總體上看,盡管國內商品期貨價格在今后仍面臨諸多不確定因素,但由于流動性過剩的支撐,預計國內商品期貨價格在未來的幾個交易日將延續易漲難跌的行情特點。建議場內多頭輕量持有多頭頭寸,或者進行跨商品套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