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人們預期將于春節后出現的新一輪漲勢已提前啟動。顯然,在去年11月下旬暫時歇腳過后,發自2010年的大宗商品牛市已出現再次啟動的跡象。
截至2011年1月24日,國內外商品紛紛創出歷史或階段性高位,其中橡膠進入4萬元時代;國際ICE期棉創出紀錄高位水準1.619美元/磅,鄭棉主力合約突破3.2萬元/噸關口,關聯品種PTA漲停收盤,創合約歷史次高;而市場2011年頗為關注的植物油品種,在CBOT谷物、豆類創出近30個月來高點過后,國內豆油、棕櫚油亦沖破兩年半來的阻力位,進一步打開上漲空間。此外,在房地產調控之下,上海螺紋鋼期貨主力1110合約亦創出歷史新高,以銅為首的有色金屬高位蓄勢,即便相對弱勢的能源化工品種,除燃料油下滑之外,PVC、LLDPE亦止跌反彈。
2011年商品更給力
全球經濟恢復步伐穩健,大宗原材料商品需求有望出現恢復性增加,而拉尼娜現象引發的2011年極端天氣,對農作物產量形成不利影響,加上資金方面,國際基金對人民幣升值預期愈加強烈,輸入型通脹壓力料2011年始終伴隨,而國內資金對2011年成本推動的通脹預期不減,諸多因素推動之下,2011年的商品市場將更加給力。
從宏觀背景來看,進入2011年第二周以來,美元指數在第二次沖擊81點位無果后,再次大幅下行,并跌破60日均線支撐,期間有中國國家主席訪美,緩解中美貿易摩擦從而呈現的技術性因素,但毫無疑問,市場對2011年人民幣有望進一步甚至加快升值步伐預期強烈,而美元走低,進一步帶動美國出口貿易,以及就業市場復蘇,均大大有益;另外,中國開年伊始在全球市場,包括歐盟、美國、印度等國家和地區紛紛大批采購,一方面轉移部分國家和地區2010年實行的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壓力;另一方面,給力全球經濟恢復步伐,彰顯中國經濟增長信心,從而促進國際資本持續看好中國,進一步增強國際資金的投資信心。
農產品上漲空間開啟
基于連續多年的產量持續縮減,從而引發的2010年棉花、糖牛市行情,包括天然橡膠在內的軟商品,持續至2011年年初,在產不足需的憂慮始終伴隨下,軟商品仍有望維持強勢,同時由此引發的商品比價失衡,再夾雜了極端天氣的影響,重新開啟其它關聯農產品的上漲空間。
一段時期以來,澳大利亞洪災,巴西降雨,馬來西亞、印尼降雨,以及南美阿根廷干旱,中國華北黃淮流域持續干旱等,全球對于小麥、玉米的貿易需求陡增,引發主要供應國美國的小麥、玉米以及大豆期末庫存降至15年來,甚至紀錄低位,且后期仍有望繼續調低,而需求方面,包括中國、中東以及亞洲其它國家的采購活動頻繁發生,多種農作物比價關系需要進行新的平衡,否則種植面積面臨更大的困境,上述諸多因素都對接下來農產品價格走高構成強勁支撐。
高銅價時代到來
對于金屬市場,2010年12月初LME銅首次突破9000美元/噸關口,事實上已宣告了一個新的高銅價時代的到來,2010年中國銅年初回落,再到創出階段性高位,步履蹣跚,其間經歷了痛苦的“去庫存化”階段,但回首二者內外盤銅的比價關系,在貿易聯動程度高的有色市場,受中國政策壓制的國內銅市場,早晚要向國際LME銅市場靠攏,同時基于春節過后中國市場的需求有望啟動,中國銅進入8萬元/噸甚至更高銅價的時代,早晚會被市場所接受。而對于螺紋鋼期貨品種,基于澳大利亞洪災引發的國際煤焦價格階段性發生巨大改變,成本推動的價格上行格局,可能在2011年集中體現。
能源化工有望回升
對于能源市場,基于全球經濟恢復步伐,2011年的需求增加,且OPEC最新表態暫時不會增加原油日產量等因素,原油價格在90美元/桶之下運行的時間不會持續,國際WTI原油期貨價格100-110美元/桶將是首要目標位,而對于下游化工品PVC、LLDPE,以及燃料油市場而言,成本推動的價格走高,將不會脫離整個商品市場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