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相統計顯示,截至21日,已有268只基金公布2010年第四季度報告,本期利潤合計達492.32億元。其中,157只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的平均股票倉位為84.05%,按可比口徑統計為84.1%,較前一季度提升了4.18個百分點。此外,貨幣市場基金四季度凈申購193.96億份,規模增長56%,是唯一實現份額規模增長的基金類別。這顯示年底沖規模現象可能仍然存在。
基金在2010年四季度增持的前五大行業分別是采掘、機械、金屬非金屬、電子以及信息技術業,減持了批發零售貿易、醫藥生物、食品飲料、金融保險和交通運輸行業。
從季報來看,諸多基金在2010年四季度采取了波段操作,機械等周期品種成為主要操作對象。10月初,在預期美國繼續實施定量寬松的基礎上,基金迅速調倉,加大了對周期性行業配置比例,減持了醫藥、食品等行業。在中國央行加息前后,一些靈敏的基金又迅速減倉,到了四季度末又重新提高倉位。
對于2011年A股市場,基金普遍認為,2011年操作需要謹慎對待、優化持倉結構;鸢岔樥J為,2011年整體流動性環境不佳,難有大的整體性機會,預計2011年全年會呈現大幅震蕩的平衡市格局。除了流動性,通脹成為基金研判市場走向的另一關鍵因素。有基金認為,如果CPI走勢溫和將有效緩解投資者對于緊縮政策的持續顧慮,推動市場估值水平的修復。但此輪通脹的控制難度不容樂觀,政策預期的多變性,使得市場難以處在穩定狀態。
基金普遍認為,需警惕2010年漲幅過大、估值過高、透支未來業績成長個股的下跌風險。
在這種背景下,多家基金表示,首先應關注低估值的周期品種,在全球經濟復蘇背景下,可以把握大宗商品投資機會,密切觀察房地產調控效果,尋找房地產股投資機會;其次,食品飲料、醫藥生物等消費類股在經過調整后,股價再度呈現吸引力;此外,新興產業中的上游產業和有業績支撐的公司仍將是資金追逐的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