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A股市場將呈現“前低后高”的走勢,人民幣國際化將促進香港樓市蓬勃發展。這是幾位經濟學家在“搜狐2010最佳最囧經濟預言評選結果揭曉暨2011經濟前瞻報告會”上得出的結論。
花旗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沈明高對2011年中國股市表示樂觀,他認為主要有幾個原因,首先,通脹初期當企業有一定定價能力的時候,它的盈利空間受通脹影響比較小;其次,今年市場的流動性依然比較充裕;同時我們發現,美元貶值利好中國股市。
相對房地產以及其它的一些消費品來講,中國股市的估值水平還是比較合理的。沈明高認為,考慮到這些因素,中國股市在今年還有一定的成長性。同時,消費產品升級、制造業的整合,將會不斷涌現新的投資機會。要關注中國未來為消費而進行的一系列投資,比如高鐵。
德意志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認為,如果看指數的話,指數跟通脹的壓力非常相關,尤其是通脹在4%以上,越往上漲,宏觀調控的壓力就越大,不確定性也會越大,這樣至少市場會比較緊張。在這種環境下,市場表現不會太好。但是,在CPI見頂之前的一段時間,政府市場緊縮的力度會放松,市場可能會轉好。投資者應該關注六個方面的主題。一是金融改革;二是保障性住房;三是裝備制造業;四是服務業;五是節能環保;六是中西部地區發展。
馬駿認為,2011年,中國內地一線城市由于宏觀調控的壓力,房價上漲可能性很小,但是大跌的幾率也很低。二三線城市房價會上漲,平均上漲幅度可能是5-10%。馬駿尤其看好的是香港樓市。
匯金證券執行董事馬嘉陽認為,今年人民幣資本流出會對香港市場起到很大的刺激作用。今年強烈看好香港的豪宅市場和新界一帶的地產。中國民間資本走出國門進入香港分兩個階層,第一個階層要投資的就是香港的豪宅市場和寫字樓市場,因為香港的豪宅市場供應量非常有限,保值增值功能潛力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