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有人詢問,現在手上有錢了,該往哪里投資?存銀行,現在是負利率;買房子,現在國家正在調控,不知道今后是漲還是跌;投資股票,股票也不見漲,周圍套牢的人還不少;黃金曾經漲得不錯,好像是個不錯的投資產品,但自己又拿不定主意。其他的例如藝術品、收藏品等投資,對專業能力要求更高,普通老百姓很難參與。
什么時候選擇合適的投資品種對于普通老百姓而言確實是一個難題。這里就投資品種的選擇,推薦介紹投資領域一個著名的投資理論:美林投資時鐘理論。
美林投資時鐘是一種將經濟周期與資產和行業輪動聯系起來的一種投資方法。這種方法將經濟周期劃分為四個不同的階段:衰退期、復蘇期、過熱期和滯脹期,經濟發展的周期就如同一個周而復始運轉的時鐘。在經濟周期的每個階段都對應著表現超過大市的某一特定類別資產:債券、股票、大宗商品和現金。美林投資時鐘理論認為:在衰退階段,GDP增長乏力,經濟停滯,過剩的生產能力以及不斷下降的商品價格驅動通貨膨脹處于低谷,企業盈利微弱,實際收益下降。由于央行試圖促使經濟返回到可以持續增長的路徑上而降低利率以刺激經濟,導致收益率曲線急劇下行。所以此時,債券由于其穩定的收益而成為最佳選擇。在復蘇階段,經濟刺激政策發揮作用,GDP增長率加速,企業盈利大幅上升。這個階段是股權投資者的“黃金時期”,股票投資是最佳選擇。在過熱階段,企業生產能力增長減慢,開始面臨產能約束,通脹抬頭;央行加息以控制通貨膨脹和過熱的經濟。因而大宗商品是最佳選擇。在滯脹階段,GDP的增長率降到長期增長趨勢以下,但通脹卻繼續上升,股票表現非常糟糕,現金是最佳選擇。
就目前國內的情況看:2010年經濟快速增長,前三季度滬深兩市1997家上市公司中有1756家實現盈利;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部部長余斌近日表示,去年GDP有望達到10.3%,發改委預定的今年GDP目標為8%左右;去年11月CPI為5.1%,通脹有所抬頭;央行也啟動了加息。據此可以判斷,國內經濟目前處于快速復蘇末期及過熱的初期。這個時期,股票和大宗商品都是合適的投資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