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kwo0m"><tbody id="kwo0m"></tbody></button>
  • <button id="kwo0m"><input id="kwo0m"></input></button>
    <code id="kwo0m"><acronym id="kwo0m"></acronym></code>
  • <sup id="kwo0m"><tbody id="kwo0m"></tbody></sup>
    德國"七棵椴樹"生態(tài)村的低碳生活
    2010-12-14   作者:王菲宇  來源:第一財經(jīng)日報
     
    【字號

        在距德國首都柏林200公里的Altmark鎮(zhèn)的“七棵椴樹”生態(tài)村落里,有一群人因各自不同的理念而自發(fā)聚集,自給自足,過著一種詩意而樸素的低碳生活。

        居民們所需的食品完全靠自己耕種

        如果不是被膠片記錄下來,人們恐怕很難相信,在距離德國首都柏林僅200公里的阿爾特馬克(Altmark)鎮(zhèn),真的有一群人在過著原始而質樸的低碳生活——在“七棵椴樹”生態(tài)村落里,120名居民因各自不同的理念而自發(fā)聚集,過著自給自足的日子。2007年,導演安迪-斯蒂格美(Andi Stiglmayr)將村民中一支“99俱樂部”成員們的生活細節(jié)、交流與爭論都記錄下來,制作成紀錄片《人-夢想-實際行動》。
      今年12月的一個周末,中國觀眾終于在“天線-歌德版”放映活動中看到這部紀錄片。而通過Skype連線,觀眾與3位“七棵椴樹”的村民實現(xiàn)了實時交流,也由此了解到一種讓人倍感新鮮的低碳生活模式。

      重要的是實際行動

      與一些受到政府支持從而建設起來的生態(tài)村項目不同,“七棵椴樹”的建立完全源于村民們自己的力量。120名居民聯(lián)合買下土地的產權,并在這片土壤上共同勞作。在紀錄片拍攝之前,為了收集材料,制作人邁克-伍福(Michael Wurfel)在“七棵椴樹”生活了4個月。然而當影片拍攝完成之后,邁克決定,繼續(xù)留在這里。
      究竟是什么吸引了邁克?或許從這部紀錄片中,觀眾們可以自己找到答案。
      影片從希爾克和她的伴侶馬丁的一天開始。兩人的相識緣于“生態(tài)”。幾年前,希爾克作為德國的生態(tài)代表之一參加討論,在那次討論中,她認識了馬丁,繼而認定他就是自己生命中的另一半。
      與一見鐘情的浪漫愛情故事齊頭并進的,是樸實到乏味的日常生活。馬丁的一日之晨從沖涼開始。淋浴室位于室外,處在灌木環(huán)繞之中。由此帶來的凜冽感覺,馬丁早已適應。希爾克則坦然承認,她還沒能適應每日起床后的刺骨寒冷。為了降低碳排量,希爾克居住的屋子采用木頭取火而不是傳統(tǒng)的木炭,這也讓冬天的早晨格外難熬。
      這些改變帶來的不適應,全都在希爾克和她的朋友的預想中。“重要的不是我們面對什么困難,而是我們的實際行動。”這句口號是“七棵椴樹”生態(tài)村村民們的信條。
      村民的努力處處可見。為了實現(xiàn)綠色生活,每座房屋的碳排放需要整體降低超過80%。這個聽上去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慢慢實現(xiàn)。
      房屋用磚塊和黏土搭建,不僅環(huán)保更有保溫效果。“我們有自己的道路、水源和排水系統(tǒng),”一位村民介紹道,“但是在建造房屋的時候,這些排水系統(tǒng)都需要審批。謝天謝地,那些公務員還不是那么不開通。”
      大多數(shù)時候,村民都留在村落里。村里有公共的食堂,自己種植的土豆是飲食的主要原料。有時候,希爾克也會離開村莊去柏林。前往首都的路程有200多公里,希爾克不依靠任何交通工具,完全騎著自己組裝的自行車前往。
      “七棵椴樹”村的總面積有81公頃,其中44公頃被森林覆蓋著,另有26公頃是農田。這些農田全部由村民們自己耕種。當然,他們也有幫手。兩個得力的好幫手是希爾克喂養(yǎng)的兩匹馬。
      “馬與我們過著同樣的生活。”希爾克一再強調人與動物的平等。在生態(tài)村村民的概念里,動物并不是用來奴役的。甚至當初啟用這兩匹馬耕地時,村民間也產生了分歧。不過作為人們的勞動伙伴,這兩匹馬的加入最終獲得了大多數(shù)人的認可。
      “99俱樂部”的聚合不僅是因為生活方式的相似,成員們更向往的是理念的默契與精神上的交流。除了共同勞動之外,成員們還會約定固定日子聚集一處,相互交流日常的生活與想法。
      對于生態(tài)村的未來,每位成員也都有不同的設想。目前他們遇到的最大困難并非來自物質生活,而是“怎樣做出集體決策”。
      “放下我們各自的理想,我們互相交談。”這是一位老人心目中理想生活的一部分。在村民們看來,人與人之間充分、平等的對話,乃至上升到精神層面的充實的交流,這是生態(tài)物質生活之外,大家更為追求的。

      “生態(tài)村”的過去、現(xiàn)在與未來

      “生態(tài)村”的前身可以追溯到上世紀60年代在丹麥興起的“合作居住”運動。
      1991年,丹麥學者羅伯特·吉爾曼(Robert Gilman)正式提出了“生態(tài)村”的概念。這種運用系統(tǒng)工程規(guī)劃整個生存環(huán)境的方法,堪稱對生存方式的整體大改造。
      其實早在這一概念誕生之前,一些具體的嘗試已經(jīng)開展。除了北歐的丹麥、瑞典等國,德國也被認為是最早進行“生態(tài)村”實踐的國家。1989年,在德國的海德堡,一群來自《環(huán)保村落信息》雜志的人們開始聚集起來,并通過廣告尋找其他志同道合的人。1993年,一個臨時籌建“項目中心”在斯德索(Stresow)村建立起來。也就是在那一年,愛娃(Eva Stützel)加入進來。
      人們花了4年時間尋找合適的項目區(qū)域。終于,在1997年,他們找到了阿爾特馬克鎮(zhèn)。于是,來自全國各地的致力于生態(tài)村建設的人聯(lián)合起來。他們買下了這里方圓77公頃的土地(2008年增加到81公頃),決定在這里蓋建生態(tài)房屋、勞動耕作。
      村落名字的來歷頗為有趣。地產主人向他們展示了這里的舊年風光照,照片里有七棵高大的椴樹——在德國民間文化中,椴樹被認為代表著“齊心協(xié)力的力量”。大家覺得這象征著好彩頭,于是便采用“七棵椴樹”作為生態(tài)村的名字。
      “我參與了生態(tài)村的整個建設過程,與大家一起工作勞動。”居住時間最長的愛娃這樣表示。歷經(jīng)超過10年的建設,“七棵椴樹”村已具有相當?shù)囊?guī)模。不僅房屋、道路修繕有致,就連完整的經(jīng)濟鏈條也運轉起來。
      與消費主義主導的社會經(jīng)濟不同,生態(tài)村居民們所需的食品完全靠自己耕種,僅僅需要購買一些生活必需品,現(xiàn)在已經(jīng)基本達到了自給自足的程度。在村落里,不同的社會團體分區(qū)居住。各個團體間會借由一些活動保持定期交流,有時是露天娛樂活動,有時是組成樂隊自娛自樂,有時是聚餐閑聊。
      外界對生態(tài)村的生活充滿好奇。每年一度的開放日,總會有絡繹不絕的鄰近城鎮(zhèn)居民來“七棵椴樹”參觀。“這與我想的不太一樣,”一位前來參觀的女士直言不諱地表示,“這里太單調了,少了點顏色。”另一位男士則擔心這里的生活太簡樸了:“得天生適應(這種生活)才行吧。”
      據(jù)愛娃介紹,每年都有很多人希望搬入生態(tài)村生活。但只有滿足一定條件的申請者,才能如愿入住。雖然在此生活要面臨很多的挑戰(zhàn),但大部分的村民都逐步適應了這種綠色的生活方式。
      “當然,十幾年來,也有一些人先后離開了‘七棵椴樹’。”女居民戈碧(Gabi Bott)介紹說,“有一些人覺得這里不太符合他們的想象,有一些人則想出去工作幾年再回來。”在“七棵椴樹”,無論是新成員的加入還是舊居民的離開,都會有特定的儀式舉行。這也是生態(tài)村倡導的人與人交流的重要組成部分。
      目前,整個村落中生活著120名村民,而其中有1/3是孩子。這些孩子的去留與未來也成為人們最關注的問題之一。“我們認為兒童應作為一個完整人格來尊重。”愛娃表示,這些孩子的未來由他們自己選擇,“如果他們選擇學習音樂或其他,我們會送他們去附近城鎮(zhèn)的學校。”
      事實上,除了“七棵椴樹”之外,類似的生態(tài)村樣本在德國還有不少。位于漢堡的伯拉姆費爾德生態(tài)村,就是在當?shù)卣闹С峙c援助下建設完成,這也是德國最早建成的生態(tài)村之一。而在泰國、印度乃至世界各地,同樣的實踐亦在進行。“現(xiàn)在,生態(tài)村的文化在其他文化中也被認可和推廣,不同國家的生態(tài)村之間還會不定期進行交流與體驗。”愛娃說。
      雖然生態(tài)村的模式在世界各地生根發(fā)芽,然而直到今天,這一綠色生活方式仍不失先鋒感與激進色彩。愛娃強調,雖然他們選擇了生態(tài)村的生活方式,但他們并不建議所有人都搬到農村去,“即便在城市生活,內心的狀態(tài)也是可以改變的。在城市中也可以試著讓生活過得更環(huán)保。只要有發(fā)自內心的改變,就可以找到合適的路徑,在自己過得好的基礎上也讓別人過得更好。”

      凡標注來源為“經(jīng)濟參考報”或“經(jīng)濟參考網(wǎng)”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shù)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jīng)濟參考報社,未經(jīng)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fā)表使用。
     
    相關新聞:
    · 低碳生活 綠動未來 2010-11-12
    · 用低碳生活對抗地溝油 2010-03-19
    · 2010新動力 小小節(jié)能燈照亮低碳生活 2010-02-22
    · 中國首個“低碳生活城”將現(xiàn)京郊 2010-01-08
    · 山東寧陽農民青睞“低碳生活” 2009-12-11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xiàn)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zhàn)白熱化
    ·[思想]張健:保障基本民生政府責無旁貸·[思想]孫兆東:CPI“破5”緣何加息遲滯
    ·[讀書]《五常學經(jīng)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于我們 | 版面設置 | 聯(lián)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jīng)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jīng)協(xié)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
    1000部羞羞禁止免费观看视频,国产真实乱子伦精品视,最近国语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播放,欧美性色一级在线观看
    <button id="kwo0m"><tbody id="kwo0m"></tbody></button>
  • <button id="kwo0m"><input id="kwo0m"></input></button>
    <code id="kwo0m"><acronym id="kwo0m"></acronym></code>
  • <sup id="kwo0m"><tbody id="kwo0m"></tbody></su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毛片va一区二区三区| 福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无码翘臀在线观看 | 美女18毛片免费视频| 日本乱妇bbwbbw| 日本xxxx色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亚洲欧美大片在线观看| 全黄a一级毛片| 中国大陆高清aⅴ毛片| 色8久久人人97超碰香蕉987| 欧美巨大黑人精品videos人妖| 国内揄拍国内精品| 免费的一级片网站| www羞羞动漫网在线观看| 精品一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下| 天美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偷拍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成人午夜电影mp4| 91国高清视频| 男生和女生在一起差差的很痛| 好爽好黄的视频| 国产99久久久久久免费看|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有码视频| 美女扒开大腿让男人桶| 99re在线视频精品| 伊人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成人久久伊人精品伊人| 美国美女一级毛片免费全| 男人资源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免费视频| 国产在线精品国自产拍影院午夜| 欧美一级日韩一级| 麻豆天美精东果冻星空| 久久综合热88| 恋老小说我和老市长| 色哟哟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两个人看的www视频免费完整版| 在线观看无码av网站永久免费| 波多野结衣办公室jian情| 97se亚洲综合在线| 亚洲aⅴ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