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中產階級跟別的地方不太一樣,我們是那種背著房奴、車奴、孩奴惡名都不說話的一群人,是那種穩定的社會造血機器。
近日,日本媒體莫名其妙地發表了這么一篇文章,說是“日本別對中國‘中產階級’寄予厚望,許多日本公司把希望寄托于日益壯大的中國‘中產階級’,認為后者為它們的產品提供了一個潛在的巨大市場。可實際上,中國中產階級只是政治上的一個幻影,而且瀕臨瓦解。”瞧這話說的,這完全是置我們經濟發展偉大成就于不顧的胡話嘛,這些年中國的國力提升以及人民購買力的提升是有目共睹的,要說這是日本對我們的警告都嫌過分,這完全可以稱之為嫉妒。
中國消費了多少日本的產品?從小件的電器到大件的汽車,從動漫到電影小說,除了版權方面似乎有時候出點問題之外,這消費能力有哪點弱了?多少日本公司在中國賺得盆滿缽滿的,在全球所有市場都疲軟的時候,中國市場卻處于強勢的增長中。
而且我們應該看到的是,中國人消費這些東西容易嗎?無論是汽車還是其他,都比日本國內價格高出一大截兒,這是因為高額的稅收讓這些舶來品達到了全球最貴的程度,而且這還是在我們自己本身稅負就高昂的情況下做出的消費行為。這些難道不能證明我們的購買力以及中產階級已經形成?難道那些流到日本公司以及我們自己國庫的錢財都是幻影?日本人這話是怎么說得嘛,這完全是得了便宜賣乖的說法,是不能為中國廣大的中產階級所認可的。
不但是消費日本的產品時我們要多掏錢,即使在消費自己產品的時候,我們的錢少掏了嗎?就說這網費吧,我們的網費是韓國的27倍,是某些國家的百倍,但我們的網民突破了4億。4億啊,比日本的總人口都多。再說這個油價,明明高出美國一大截兒,人家那里還不收過路費,我們剛剛有車的中產階級不是還承受下來了?換成日本人,大概早就急眼了吧?別說日本了,中國臺灣地區生活用品漲個3%民眾都說受不了,大陸無論價格怎么漲市民情緒都很穩定。
中國的中產階級跟別的地方不太一樣,我們是那種背著房奴、車奴、孩奴惡名都不說話的一群人,是那種穩定的社會造血機器。就這種精神,怎么能說中國的中產階層是幻影呢?我們實實在在地存在著,而且必然會存在下去。因為我們要是真的在現今這個社會里不存在了,這個社會也許就不存在了,因為缺少了我們的血肉。
據說中國已經有3億人跨入了中產的行列,而中產階級已經是確實存在的事實,并非是一個政治上創造的幻影。但這個事實上的中產階級,確實遭受著歷史上最為與眾不同的待遇,其地位搖搖欲墜、其處境岌岌可危。從來沒有一個國家的中產階級在形成的時候,遭遇過這么多的盤剝與利用,以至于中產階級已經不是一個幸福的代名詞,而是成為了新的、更為富裕的奴工階層。
在這樣一種狀態下,我們的政府確實應該思考,為什么日本媒體能夠做出上述判斷。如果讓他們再次預言成真,那將是一個怎樣可怕的后果。這個后果恐怕比日本人當年看到清朝水軍在大炮上晾褲子,從而得出其戰斗力不高的結論更為可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