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京、滬、深等一線城市紛紛出臺了“限購令”,意在通過抑制購房需求穩定房價。然而,北京的幾處超高檔樓盤,并未因近期頻頻出臺的調控措施而調整銷售策略,反而以逆市漲價應對市場環境的不利變化。
北京鳥巢附近某起價8萬元/平方米的豪宅項目的銷售代表近日向記者透露,由于北京類似的樓盤均已突破10萬元/平方米,因此該樓盤也在醞釀漲價,至于漲價幅度,還要視意向客戶群的反應來定。
令人驚訝的是,此前兩天,媒體不時有該樓盤相當部分意向客戶開始退房的報道,此時漲價,開發商的底氣從何而來?
針對此疑問,上述銷售代表給記者上起課來。她認為,目前北京該地段的豪宅只此一處,已經不能僅僅用“稀缺”兩個字來概括,只能說是“絕版地段,足以傳世”。而且,通貨膨脹的趨勢已愈演愈烈,豪宅項目的保值增值功能日益凸顯,在銀行實際利率為負的情況下,會有越來越多的恐慌資金涌入一線城市的地產領域。這個大趨勢絕不是臨時性的政策措施能夠扭轉的。北京在成為國際化大都市的過程中,比照香港地區的房地產市場,應該至少還有一倍的上漲空間。“早就該漲價了!”她說得斬釘截鐵。
而北京另外一處豪宅項目“釣魚臺7號院”的售價也頗為堅挺,根據其公開的最新報價已達到10.5萬元/平方米,較國慶長假前也未有變化。北京房地產交易管理網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兩個季度中,北京均價最貴樓盤均為西釣魚臺7號院。值得注意的是,去年8月,因涉嫌違法使用“釣魚臺”注冊商標,位于海淀區阜成路“釣魚臺七號院”曾受到海淀工商分局的調查。而當時該樓盤的售價為7萬多元/平方米,短短一年間,已有近50%的漲幅。
北京飯店附近某高端樓盤銷售人員向記者介紹,購買均價在10萬元/平方米樓盤的客戶,大多看重這個檔次住宅帶來的身份增值作用,以自住需求為主,應該不會因限購令而受到多大影響。而且,從歷次調控的長遠影響來看,高端住宅市場的價格走勢基本不受影響。公司在售房源也很緊張,在資源極端稀缺的前提下,未來不排除繼續漲價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