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汽車產銷兩旺,美元貶值推升通脹預期,這兩項理由足夠促使資金大舉加碼做多橡膠期貨。昨日,主力合約Ru1103增倉34000余手,上漲4.78%或1400元,收于30675元/噸,創自2006年5月以來的新高。有市場人士判斷,膠價或已進入主升浪。
9月初,因傳言大地期貨坐莊被查,橡膠期貨曾出現短期暴跌行情。然而,“十一”長假過后,隨著市場氛圍轉暖,橡膠期貨以四連陽上漲14%的強勁走勢,一舉重回上升通道。其中最近兩個交易日里,主力合約Ru1103連續增倉放量上漲,持倉量回到9月初時的水平,價格亦逼近四年前的紀錄高點。
從交易所公布的持倉數據來看,浙商期貨、上海東亞、新湖期貨、國泰君安分別位列多頭陣營前四席位,并在昨日進行了大規模加倉,共計約增持多單8700手。這四個席位總持倉量增至3.6萬余手,占市場單邊13.3萬手持倉量的近三成。而前期多頭主力浙江大地昨日僅增倉128手,排名跌落至第六位。值得注意的是,浙江大地最近兩日也在大舉開倉空單部位。空頭陣營方面,除中國國際和南華期貨共持有1.2萬手空單外,空方沒有明顯主力。排名第三至第六的浙商期貨、永安期貨、國泰君安、浙江大地四席位持倉,似乎更像對鎖保護性質。其余零散空頭席位也并不成規模,空頭持倉集中度偏低。
現貨市場橡膠供應仍然緊張。據浙商期貨分析師介紹,今年全球氣候異常,進而導致全球天膠供應出現旺季不旺的窘境。年初,我國云南主產區在開割期前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旱災,造成云南地區一定的減產;而海南地區今年開割以來加大了乳膠生產力度,同樣擠占了部分干膠的生產,對我國天然膠產量增長產生負面影響。國際方面,受拉尼娜侵襲,東南亞三地主產區出現持續降雨,全年天膠產量恐將出現一定下滑。從前期印度降低橡膠進口關稅、泰國征收出口關稅這兩國對待橡膠“一進一出”的態度上看,今年全球橡膠供需面還是整體偏緊的。另外,不論是全球天膠主產國還是消費國,顯性庫存均維持在地量水平。隨著時間推移,一旦進入橡膠停割期,橡膠資源供需緊張的矛盾局面將更加彰顯。
中國海關昨日公布數據顯示,中國9月份天然橡膠進口環比、同比均增長19%,至19萬噸的歷史新高。1-9月期間,中國天然橡膠進口同比增長2.4%至134萬噸。
而在需求方面,中國汽車產銷強勁反彈帶動對輪胎橡膠的消費。中汽協10月12日公布,9月份,我國汽車銷售155.67萬輛,環比增17.73%,同比增16.89%。其中,乘用車銷售增幅明顯,貢獻率達到45.88%。今年前9月,我國汽車共計銷售1313.84萬輛汽車,同比增35.97%。預計今年我國汽車銷售有望達到1700萬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