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況:
丁先生,36歲,就職于某私企,任職部門經理,年薪20萬元,公司上有三險一金。
丁先生妻子32歲,就職于某公司,年薪7萬元,有三險一金,兒子現2歲。
丁先生目前有自住房一處,90平方米左右,無貸款。去年,丁先生家的一套平房拆遷,所得拆遷款約250萬元。另有存款10萬元。
理財需求:
一、希望得到理財師指點,拆遷款究竟該如何打理?是否應存一部分定期?拿一部分購買基金或投資股票?若是的話,應具體考慮哪些類型的基金或股票?
二、已步入中年,希望45歲可退休,不知能否請理財師制定一套退休保障計劃?
三、兒子尚小,應從哪幾方面著手為孩子未來做準備?
理財規劃
丁先生對家庭和未來的規劃表述過于簡單,包括家庭投資風險偏好、家庭收入的穩定性、收支狀況、對子女教育的未來預期、對養老未來規劃等情況并均未有過多敘述,故作為理財師無法對丁先生家庭的投資規劃提出審慎建議,只能提供一些常識性的資產配置說明。
堅持保本型資產配置
丁先生拆遷款和存款累計已達260萬元,這樣的一個資產總量,可選擇理財產品的余地非常大。
目前國內通貨膨脹率在逐步走高,尤其是一年期的定存已經出現了負利率情況,這時選擇銀行定期存款并不是一個好的選擇,作為保本型的資產配置,丁先生可以考慮如下三種理財產品:
一、實力信托機構發行的對投資本金有擔保條款的信托產品。按照人民銀行的相關規定,國內信托產品的購買起點為100萬元,目前固定收益類的信托產品的預期年收益率在單利6%-9%之間,較之一年期整存整取2.25%的利息,收益率優勢突出。面對繁雜的信托產品,根據目前國內的行業狀況,建議丁先生選擇對本金有連帶擔保約定的基建類、股權收益類、流動資金貸款類的2年期以內的信托產品進行購買,這樣的信托產品風險較小,且保證預期收益率的能力較強。
二、選擇購買保險公司的萬能險產品。萬能險的投資賬戶是類儲蓄賬戶,目前國內各家保險公司的萬能險的年收益率多在3.5%-4%之間,由于這種產品是復利增值,故長期看來將優于銀行儲蓄,并且一般在保單續存10年可轉化為固定時間領取固定金額的年金產品,非常適合準備子女教育金、夫妻養老金所使用。
由于萬能險購買和前五年退保都需扣費,故投資者在選擇萬能險時一定要關注那些低費用、具有長期穩定結算利率的產品,以保證投資利益。
三、選擇購買有實力機構擔保的高信用等級企業債,尤其是有一些地方政府背景的城市投資公司的債券目前的年息在5%-8%之間,也是一個穩定的投資品種,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債券的年息需要扣除20%的個人所得稅,實際收益會有所降低。
綜上,個人建議丁先生的260萬元存款至少應有60%投入到保本的理財產品中,以平衡資產風險。
至于股票、基金這種高風險資產,需要對丁先生的風險承受能力和資金使用期限等情況考察后再給出配置建議。理財師傾向于購買基金產品,雖然國內的基金行業發展情況不甚理想,但是專家理財的優勢還是不容忽視的,仍然有很多優秀的基金產品為投資者帶來值得期待的收益,故選擇有規模有實力的基金公司是投資的首選。
詳列尚需考量因素有助制定退休計劃
丁先生并沒有敘述他對退休生活的規劃及未來家庭收支情況的說明,故無法給丁先生制定切實可行的保障計劃。但可對丁先生做一些提示,引發其對未來退休生活的一些思考。
一、夫妻雙方的家族有無惡性疾病史和長壽史,這個因素直接影響到丁先生的商業保險計劃和保健費用的規劃。
二、夫妻雙方社會養老保險的繳納時限和繳納金額,國家規定只有繳納時限超過15年才允許領取社會養老保險,故丁先生計劃45歲退休是否滿足了國家這一規定。
三、對退休生活品質的預期,有無房產購置計劃、有無旅游計劃等。
四、子女教育規劃的安排預期,子女的未來支出將直接影響到養老金的準備進度,家庭的資金狀況猶如一桶水,如果子女教育金占用過多必將減少養老金的儲備,這需要丁先生思量和平衡。
保障是基礎根據教育意愿進行調整
孩子的未來寄托于父母的安康,由此在考慮孩子未來規劃時須首先做好家庭風險管理工作。雖然丁先生的資產狀況足夠應付日常家庭所面臨的風險,但是利用好保險規劃會起到花最少的錢,辦大事的杠桿作用。
丁先生夫妻雙方都應為自己投保一份不低于50萬元額度的20年期20年繳費的定期壽險,大概年支出保費在3000元左右;孩子則應投保重疾的商業保險和意外傷害險,具體情況可咨詢相關的保險機構及代理人。
另外,丁先生需要考慮孩子的教育規劃,包含受教育程度、是否有留學計劃等。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孩子準備教育金應以本金安全為重,利用復利效應,保證子女教育金的保值增值!(作者系國家理財規劃師(Ch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