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8月CPI創下22個月來新高,但發改委并不認為物價會繼續大幅上漲。
發改委在15日發布的8月份價格形勢分析中指出,8月份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漲幅達到3.5%的今年最高位,主要受節日消費增多等短期因素影響,后期價格總水平不具備持續大幅上漲基礎,CPI實現全年3%左右的預期調控目標是完全可能的。
發改委認為,8月份CPI漲幅高達3.5%,一方面是受節日消費增多等短期因素影響;另一方面也與上半年生豬價格持續低位運行之后的恢復性上漲有關。
但從后期走勢看,發改委認為價格總水平并不具備持續大幅上漲的基礎。一是糧食價格將趨于穩定,為主要農副產品價格穩定奠定基礎。東北地區粳稻、玉米,華北地區玉米和南方地區晚稻長勢均好于預期,今年秋糧有望獲得好收成,有利于保障糧食供應,保持糧食價格基本穩定。二是生豬價格將趨穩。近期將逐步向市場投放今年4月份收儲的部分中央儲備凍肉,以保障兩節期間市場供應。加之目前生豬生產能力仍保持較高水平,生豬和豬肉價格將保持基本穩定。三是工業消費品價格將繼續保持穩中有降的態勢;居住類、服務類價格大多仍實行政府指導價,政府可根據宏觀經濟形勢把握價格調整的力度和節奏。四是去年后幾個月漲價的翹尾因素將快速消褪,有利于后期同比漲幅回落。
不少專家也持相同觀點。中金公司宏觀分析師徐劍認為,通過對CPI各構成部分和未來季節性因素的綜合考察,預計通脹壓力在三季度有所上升,但到年底通脹壓力將會逐步回落,達到3%左右。興業銀行資深經濟學家魯政委也認為,今年CPI峰值將出現在7-10月,不會一路走高,全年CPI控制在3%左右沒有問題。
發改委副主任張曉強日前在第四屆夏季達沃斯論壇上也指出,國家高度重視管理好通脹預期,如果管理得當,全年CPI控制在3%左右預期目標可以實現。張曉強認為,通過調控,未來糧食價格上漲有望保持在一個合理空間;由于工業品市場競爭激烈,價格也有一定的下降空間;而大宗商品進口價格在已有大幅回升的情況下,今后三四個月再次大幅上漲的可能性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