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周下半段開始,以成飛集成為代表的一批中小市值品種出現高位寬幅震蕩甚至持續大幅下挫,與此同時,中大市值群體開始悄悄升溫,雖然新興產業的投資主線未變,但內部結構已發生了重要轉變。在大市值新興產業股轉強支持下,上證指數短期將出現上攻格局。 從上證指數的長期均線位置看,中短期內指數還不會出現根本性轉變。目前72日、120日與250日均線分別位于2570、2700、2900點,近期反復上試120日均線,估計短期隨著大市值群體的轉強,指數將會突破2700點。通常而言,只有當上述三條長期均線從寬幅發散轉移至聚集粘合狀態的時候,中長期動量才會持續發揮。
隨著上周國務院審議并原則通過《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二級市場上,關于新興產業的投資對象,簡單的題材挖掘漸漸步入尾聲,取而代之的是內在成長價值的確定,此時將會呈現典型的比價輪動。 與既定的宏觀景氣相關的行業成長價值挖掘不同,在經濟增長已步入轉型升級為主線的背景下,新興產業由概念轉化為支柱產業,市場總是從小市值股中尋找投資彈性,隨后逐步過渡至行業龍頭,這是符合基本投資邏輯的。由小市值向中大市值轉移,這也是新興產業成為支柱產業的過程中的必然現象。實際情況也是這樣,自2008年10月起,總市值規模從幾個億啟動,股價累計漲幅達10倍的,在中小板中就有魚躍醫療、江蘇國泰、聯化科技、成飛集成、遠光軟件、中航三鑫、德潤豪達、深圳惠程、東方雨虹、萊茵生物、路翔股份。從投資主線看,它們無一例外均與新興產業有關,包括鋰電池、信息技術、新材料以及生物醫藥等。根據歷史上類似的牛股運行規律,累計漲幅達10倍以后,短期攻擊力將會逐步減弱,并逐步進入區域震蕩甚至寬幅震蕩期。由此推測,新興產業引領下的主題投資,可能正在走過由小市值向中市值轉移的高峰期。由題材引導到價值認同,此時,中大市值的新興產業優勢品種將會出現補漲。 有意思的是,在目前A股總市值結構中,1000億以上的大市值股(28家左右),基本上就是傳統產業(金融、石油石化以及其他資源類)。而數量最多的中等市值(300-600億)群體有著豐富的層次,涵蓋眾多新興產業投資主題,集結了一批優秀高端制造業公司: 1、高端電力設備類。與智能電網的建設直接相關。智能電網的優勢公司國電南瑞已率先轉向強勢,該股在2009年11月創出歷史新高后,總市值再度翻番,從150億上升至300億。長城開發的總市值也從150億穩步向200億邁進。國電南自、許繼電氣等跟隨。此前一直保持區域震蕩的東方電氣、金風科技、上海電氣等優勢設備制造商已開始啟動,它們的總市值規模依次為510億、470億和870億,目前情況看,股價表現的強弱次序與總市值排序緊密相關。 2、高端工程機械類。這是一個產業集群比較明顯的領域,總市值最大的是三一重工、中聯重科。目前它們均處于歷史高位區域,在大比例除權后,市場所預期填權行情。 3、高端交通設備類。與新能源汽車、軌道交通、通用航空等相關。濰柴動力的市值規模最大,目前為500億,這是一家營業收入有望突破千億元的企業,技術運行特征與三一重工等十分類似。其次是兩大軌道交通設備壟斷企業中國南車、中國北車。相比之下,通用航空產業的相關優勢公司的比價空間不小,如航空動力、貴航股份、西飛國際等。 4、高端信息產業類。包括4G、云計算、物聯網、LED等,比較有代表性的是中興通訊,目前總市值640億,與營業收入相近,市銷率為1的,在目前新興產業概念中還是為數甚少,前期滯漲的重要原因在于其總市值已處于行業同類品種中最高,但隨著行情深入,已開始穩步上臺階。總市值240億的東軟集團,屬于云計算,目前已開始啟動,相比之下,同樣總市值規模的同方股份也有了比價空間。當然,目前總市值低于100億的優勢信息產業股還有不少,比價空間也顯而易見的,如中航光電、四創電子、川大智勝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