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中旬,美國《福布斯》雜志發布2010
年美國大學排行榜。今年拔得頭籌的學校來自馬薩諸塞州,不是大名鼎鼎的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而是一所小鎮上的私立學校—威廉姆斯學院。威廉姆斯學院位于馬薩諸塞州的伯克郡,全校只有2000
多人,幾乎都是本科生。這樣一所小規模的私立學校,憑借什么打敗了哈佛、耶魯等名校? 從艾姆赫斯特學院出發,沿著91號高速公路向北,在麻省西北重鎮格林菲爾德向西走上2
號路, 大概60
公里左右就到了一所偏僻而優雅的小鎮——威廉姆斯鎮。這個小鎮人口不足4000,卻孕育了一所在本科教育上讓哈佛、耶魯、麻省理工都不能小覷的威廉姆斯學院。 《福布斯》發布的2010
美國大學排行榜中,威廉姆斯學院名列榜首,緊隨其后的是普林斯頓大學和艾姆赫斯特學院。美國西點軍校和麻省理工學院分列第4 和第5,而哈佛和耶魯大學則分別排名第8
和第10。這是《福布斯》打造的第三份全美最佳學校年度排行榜,由該雜志和位于華盛頓的大學績效中心共同發布排名。上榜的610
所學校均在美國處于頂尖地位,僅占全美6600
所大專院校的9%。 《福布斯》雜志側重于“學校對學生要求的滿足”。在《福布斯》的排行榜中,主要有五項指標:學生對學校的滿意程度、畢業生成功程度、學生的負債情況、本科生在四年內畢業率和學生所獲獎項。不難看出,這份排行榜并不在乎學校的名氣大小、科研能力的強弱,更注重的是學校培養出來的學生究竟有多好,也更注重學生的主觀感受。
學生老師7:1
威廉姆斯學院最讓人艷羨之處就是它的師生比。該校只有2000
多名學生,師生比例1∶7,《福布斯》認為,“該校能為學生帶來獨特的學習體驗”。 在威廉姆斯學院,323
名教師最主要的任務就是為本科生授課。如果教師要進行課題研究,研究過程中也一定要有學生參與。在這里,教師隨處可見,也許你在鎮上的小酒吧里就能遇見今天為你上課的教師。此外,學校大部分開設的課程都秉承著小班化教學的宗旨,每堂課的學生不會超過20
人。這樣,學生和學生之間,學生和教師之間能進行充分的互動,也許課堂上的一個小討論,會演變成一場辯論。這場辯論常常從教室里進行到咖啡廳中,甚至教授們會邀請學生們到家里吃飯——再繼續辯論。 威廉姆斯學院還設置了一門特殊的“輔導課”。在這節課上,每兩名學生將擁有一名導師,學生們每周都要和導師交流學習情況,導師也會為其答疑解惑。如此高的師生比,再加上小班化的教學和一對一的導師輔導,威廉姆斯學院因此被《普林斯頓評論》雜志評為“最容易和教授接近”的學校之一。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學生的負債情況。威廉姆斯學院是一所私立大學,學生大多來自美國上流社會家庭,自然學費不菲,然而威廉姆斯學院卻是美國負債最低的學校之一,原因就是學校為學生們盡可能地提供獎學金和助學金。據學校的統計,2008
至2009
學年,共有47%的學生接受了學校的“經濟支援”,這一比例在美國大學中是相當高的。 不拘一格選拔人才的方式,讓威廉姆斯學院的校友錄總是顯得星光熠熠,除了美國第20
任總統加菲爾德,以《推銷員之死》、《欲望號街車》等電影聞名的奧斯卡大導演伊利亞·卡贊,還包括著名的因特網服務提供商“美國在線”的創始人之一史蒂夫·凱斯,全球最大酒精飲料集團施格蘭公司CEO艾德加·布隆曼。1994
年9 月,知名歌手王力宏就讀該學校,1998 年6
月,王力宏從該校畢業,榮獲“榮譽畢業生”獎狀,現在還是該校的杰出校友。 談到王力宏的時候,校長福爾克絲毫掩飾不住自己的喜悅,在電話的另一邊傳來他爽朗的笑聲。“在中國,他一定是我們最有名的校友,也是最佳的形象代言人。”福爾克介紹說,很多人其實并不知道,王力宏的中文就是在這兒學的。 科尼利厄斯·C·庫伯勒是教王力宏中國“文化課”的老師。他說:“力宏18歲開始在我們學院學習中文,他聰明好學,在音樂和表演方面很有天賦,對自己祖國的語言和文化有著濃烈興趣,給我和我在亞洲研究系以及音樂系的同事都留下了深刻印象。他畢業后,還多次慷慨接待去亞洲訪問的學院老師和學生。我和他見過幾面。去年1月,我帶了10個學生去臺灣出差,力宏帶我們去吃了大餐,飯后還邀請我們去了臺北最好的KTV
唱歌。”
“它的存在代表美國另外一種不同的教育理念”
威廉姆斯學院被評為美國最好的大學,讓很多人都感到意外,認為這是一所“名不見經傳”的小學校。事實上,威廉姆斯學院卻是美國歷史最悠久的文理學院之一,其本科生教育一直都位于美國的頂尖水平。在之前《福布斯》雜志的排行榜上,威廉姆斯學院都處于前十的位置。 建校于1793
年的威廉姆斯學院,至今已走過217
年的歷史。雖然在發展之初一度經營困難,但今天的威廉姆斯學院已經發展成為美國最優秀的文理學院,校長福爾克說,“它的存在代表著美國另外一種不同的教育理念。” 1755
年,美國陸軍埃菲拉姆威廉姆斯上校在自己的遺囑中寫道,希望能在自己的家鄉西豪薩克鎮建一所學校。并在遺囑中規定,如果這所學校得以建成,那么西豪薩克鎮需要歸屬于馬薩諸塞州,并且更名為威廉姆斯鎮。兩個月之后,威廉姆斯上校在一場戰役中犧牲。36
年之后,這所以威廉姆斯上校命名的學校終于得以建立。 然而遺產執行人卻擁有著一個比威廉姆斯上校更宏遠的想法——希望建的不僅是一所學校,而且是一所大學,這所大學能夠吸引來自美國各地的青年人,他們在各個領域都能獲得指引。這樣的雄心壯志在當時看上去確實有些可笑——英國直到十九世紀才建立第三所大學,而威廉姆斯學院建立之時,馬薩諸塞州還是英國的殖民地。 在威廉姆斯建立之初,一度經營困難。威廉姆斯上校在馬薩諸塞州最北端擁有一片土地,準確地說,是片荒地。這個地方除了把守的軍隊,一無所有。要在荒地上建大學?遺產執行人都不相信自己有這個本事,在最開始的幾年,他們想的最多的不是如何經營這所學校,而是怎么關門大吉。 1819
年,學校投資人希望把威廉姆斯大學遷移到南安普頓。就在威廉姆斯學院生死存亡的關頭,一些社會機構和個人開始捐助威廉姆斯學院。靠著這些捐贈,學校勉強能招生。而正是看到了公眾對于威廉姆斯學院的支持,兩年之后,遷移學校的提議遭到了議會的否決。校長摩爾因此憤然出走,“地理位置?贊助?入學率?這所學校要什么沒什么!”他帶走了一群學生,翻過群山,來到了康涅狄格河谷。在這里,摩爾校長創辦了艾姆赫斯特學院。日后,威廉姆斯學院和艾姆赫斯特學院成為美國最頂尖的兩所文理學院,在今年的福布斯大學排行榜上,艾姆赫斯特學院位列第三。 校長的出走,使得威廉姆斯學院再次陷入危機之中,就在此時校友們站了出來。1821
年,一群畢業了的校友在威廉姆斯鎮集合,成立了校友會。決心為學校未來的發展而貢獻財富。威廉姆斯校友會因此是歷史上最早成立的校友會。 1859
年,恢復元氣的威廉姆斯和成立不久的艾姆赫斯特進行了美國第一次校際棒球賽,開創了校際體育對抗的先河,并延續至今。威廉姆斯學院還是美國第一所使用畢業典禮和學士畢業服裝的學校。1970
年,威廉姆斯學院由單一男校變為男女混合校。盡管已經度過了217 歲的生日,但是威廉姆斯學院仍然保留了許多來自英國教育制度的優點,比如導師責任制度等等。
B=《 外灘畫報》 AF= 亞當·福爾克( Adam F. Falk )
“在威廉姆斯學院,沒有人因為窮而讀不起書”
B:當您得知威廉姆斯學院在福布斯排行榜上擊敗MIT、哈佛、耶魯等眾多名校,被評為今年美國最好的大學時,你的心情是怎樣的? AF:我很自豪,這說明這個排行榜更多地關注了學生們的想法。我很高興能得到大家的認可,我認為我們實至名歸。
B:我曾經留意過,很多學校都喜歡把自己的排名掛在學校網站的首頁來吸引人氣,但是你們卻沒有這樣做,是不屑于這樣做廣告,還是另有原因呢? AF:我們不希望學生只是因為排名才來我們學校。我希望學生因為我們的教學方法,我們的老師,我們的地理位置,以及學生們的親身體驗才選擇威廉姆斯。這才是我們所努力的方向,而不僅僅是排名。另一方面,排名每年都在變,去年我們不是第一,明年我們也不能保證還是第一,所以我們希望在廣告中宣傳那些我們能夠把握的部分,比如教學質量,師資力量。
B:威廉姆斯學院坐落在麻省一個很小的鎮上,學校只有2000
名學生。在你看來,為什么規模如此之小的一個學校能夠取得這樣好的排名? AF:那是因為,我們非常重視為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提供一種獨特的體驗。我們的精力沒有用來嘩眾取寵,而是如何培養2200
名優秀的本科畢業生。另外,與很多規模巨大的學校比較,他們教育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還有很多科研項目,精力必然被分散。
B:你曾經在很多著名大學工作過,比如哈佛、北卡、斯坦福,還有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為什么威廉姆斯學院讓你奮不顧身地加入進來? AF:我第一次來到這么小規模的學校任職,我工作過的其他學校都很大。我認為這里最吸引我的,是這里為學生準備的強大的師資力量和極高的教學質量,這所學校的質量之高是我之前工作過的地方不能比的,完全出乎我的意料。
B:在今年的威廉姆斯學院中國區招生現場,你們的面試老師出人意料地讓中國的孩子們向自己提問,這和一般的面試很不一樣。我非常好奇,你們招收學生,尤其是中國學生的時候,認為最看重的是什么? AF:當我們挑選學生的時候,我們有兩個標準,第一是勤奮、好學,對學習始終抱著嚴謹的態度。當你面對一個新的學校,你不知道你即將面對的是什么,你需要始終抱著求知的心態,所以第二點,我希望我們的學生是性格開朗的,思想活躍的,他們不僅僅愛學習,也要會學習。
B:中國私立院校雖然很多,但是往往名聲并不是非常大,而美國卻截然不同? AF:在美國,私立學校的發展已經有很長的歷史了。不可否認,在美國也有很好的公立學校,比如加州伯克利、北卡之類都是很好的大學。一般來說,公立學校都是很大型的學校,他們有著和我們一樣的教學目標和目的,所以我認為很難比較哪個好哪個不好。公立的大學必須很大,因為要滿足很多人的需求,但是我們這樣私立的學校可以保持很小規模,可以堅持我們特殊的風格。
B:我知道威廉姆斯學院也經常為學生提供經濟上的資助,這些錢來自哪里? AF:在威廉姆斯學院,沒有學生因為窮而讀不起書。我們不希望我們錄取的學生因為經濟拮據不能來上學,所以我們為學生提供了很多種金融資助。這些資金來源于社會的捐助,在過去的200
年中,威廉姆斯學院積累了很多社會捐助來幫助學校的運作,如果沒有這些捐助,我們不會有今天的成績。
B:我從《商業周刊》上看到,威廉姆斯學院會改變對學生的捐助方法?可能會削減這方面的贊助? AF:學校畢竟同整個美國的經濟休戚相關,現在我們會改變一些資助的形式,改變一些我們在過去十年中曾經短期采用的方式。我們不可能像以前一樣提供學生太多無償的援助,取而代之,我們會向學生提供各種可行的貸款模式。當然,對于最貧困的學生來說,他們還是會得到學校的直接資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