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行產品未實現最高預期,投資者僅獲活期利息
信托公司凈資本管理辦法出臺將繼續打壓銀信合作產品
上周,一直備受關注的信托公司凈資本管理辦法的靴子終于落下,在9月6日,信托機構收到監管部門頒布的《信托公司凈資本管理辦法》,并且該辦法即日實施。
凈資本管理辦法的出臺將約束信托公司業務的無限度擴張,信托公司管理的信托資產規模與其凈資本直接掛鉤。按照規定,信托公司在開展業務時必須保證凈資本大于等于各類資產風險資本之和。也就是說,信托公司在開展業務時,必然需要考慮凈資本與業務收入之間的關系,而不能向辦法出臺之前無章法的擴張業務規模。這將導致信托公司在開展業務將有所選擇,摒棄利潤率低,而風險權重相對較大的業務,以保證整個公司的利潤。
銀信合作業務,信托公司的收入一般在0.3%到0.5%左右,遠低于其自身開展的集合信托業務,并且銀信合作業務規模在部分信托機構占有大頭,信托機構也將被迫縮減這類業務的開展。 此外,作為凈資本管理辦法的配套文件,銀監會還向信托公司下發了凈資本計算表、風險資本計算表以及風險控制指標監管報表。計算表顯示,在計算風險資本時,對銀信合作新規下發前后的銀信合作業務實行區別對待:新規下發前銀信合作業務計入的比例低于新規下發后的,也就是說新規下發后的銀信合作業務更多地占用凈資本。以房地產類融資業務為例,新規下發前的按2%計入風險資本,而新規后的則需要按3%計入。同時,新規下發后銀信合作業務計入風險資本的各個系數和集合類信托業務完全相同。亦即,銀信合作業務占用的凈資本和信托公司發行集合資金信托計劃是一樣的。 銀信合作業務在目前看來,單位利潤低,收入少,而風險權重則一樣,信托公司必然選擇利潤率高的業務,放棄這項業務,以提高凈資本效率。這是繼上月的《關于規范銀信理財合作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的沖擊之后,再次受到約束。可以預計,在政策的重壓下,銀信合作業務規模將受到較大的沖擊,或急劇收縮。
中行和農行匯率掛鉤理財產品未實現最高預期
中行“匯聚寶”10095-V和“搏·弈”10045-V匯市爭鋒產品于2010年9月7日到期,投資者獲得的投資收益率分別為0.20%和0.36%,相當于活期存款利率。 這兩款產品掛鉤于澳元兌美元即期匯率,根據規定,如果在觀察期內,掛鉤標的價格始終保持在觀察水平之上,則投資者只能獲得最低收益水平。而在觀察期,路透“AUD=”版面公布的澳元兌美元匯率買入價的期初價格為0.8155澳元/美元,而觀察水平為0.7805澳元/美元。而最低值為0.8086澳元/美元。可見,觀察期掛鉤標的價格始終在觀察水平之上,因此投資者到期獲得最低收益率。 上周到期的匯率掛鉤產品還有農行的2010年第2期“金鑰匙-匯利豐”E款,掛鉤歐元兌美元匯率,期限為6個月,產品收益率由三部分組成:基礎年化收益率、累積年化收益率、超額年化收益率。根據觀察條件和掛鉤標的實際表現,產品到期年收益率為3.08%,低于其預期最高年收益率4.17%。在收益方面,雖然未能實現最高預期,但是相比上述兩款中行產品,表現稍好。 在9月份,仍然有不少銀行發行匯率掛鉤的結構性理財產品,例如,光大銀行陽光理財A+計劃2010年第七期產品1,保證最低1.71%的年收益率,期限6個月,產品掛鉤美元兌日元即期匯率。投資者在選擇這類產品時,需要注意產品結構和標的市場變化。比如近期日元漲勢兇猛,而光大的產品則是在未來6個月看跌日元,此時,投資者則需要多掂量。
上周外幣理財產品發行52款,投資者購買時多比較收益
在銀信合作產品步步被鎖緊的形勢下,銀行則以發行貨幣市場類理財產品為主,而外幣產品亦是銀行發行的重點。 9月6日至9月10日,10家銀行發行了52款外幣產品,再次出現小高峰,這些產品基本涵蓋了主要的外幣幣種。 中資銀行發行的外幣理財產品基本上投資于貨幣市場,其風險低,到期能夠實現預期收益。因此,投資者在這種情形下,對于這類理財產品的選擇重點需要放在收益率的比較上。以澳元6個月期理財產品為例,交通銀行的產品年收益率達到6.05%,北京銀行的在5.2%,中國銀行和中信銀行的也有5%,而浦發銀行的理財產品年收益率只有3.8%,相差較大。再以美元3個月期理財產品為例,交通銀行的理財產品年收益率達到2.45%,而中國銀行的只有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