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民購買基金,除看好基金經理光環和基金公司業績外,基金公司的品牌與法人治理結構更值得關注。最近頻現的基金老鼠倉,正透視出這些基金公司的治理結構出現了問題。如何嚴格內部風險控制,建立客戶優先意識,是這些基金公司未來要惡補的功課。 日前,證監會通報了景順長城和長城基金3名涉嫌“老鼠倉”的基金經理的處理結果。最引人關注的是,證監會已將原長城基金的基金經理韓剛依法移送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這在中國公募基金史上尚屬首次。分析人士表示,相對于基金經理的違規行為,部分投資于基金的機構投資者更為關注的是整個基金公司的法人治理情況。
證監會嚴打“老鼠倉” 基金監管提至刑事層面
6日,證監會通報,因涉嫌老鼠倉交易,景順長城和長城基金3名基金經理分別被沒收違法所得、罰款或市場禁入。景順長城基金的原基金經理涂強被取消基金從業資格,除沒收違法所得外,另處罰款200萬元,并終身禁入市場;長城基金的原基金經理劉海被取消基金從業資格,沒收違法所得外再處罰款50萬元,并罰3年禁入市場。而案件涉及的2家基金公司景順長城和長城基金也早在6月份處理完畢,管理層對兩家公司采取了責令整改,找領導層董事長談話等處罰措施。對負有責任的總經理、副總經理、負有監察稽核責任的督察長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并將公司和上述相關責任人記入誠信檔案。 證監會通報顯示,2008年8月27日劉海擔任長城穩健增利的基金經理起至劉海違法行為的發現時間2009年8月21日,劉海通過電話下單等方式,操作妻子黃某于國泰君安證券深圳蔡屋圍金華街營業部開立的同名證券賬戶從事股票交易,先于劉海管理的債券基金買入并賣出相關個股,涉及鞍鋼股份等3支股票,為黃某賬戶非法獲利13.5萬元。 2006年9月18日涂強擔任景順長城景系列開放式基金的基金經理(2009年3月11日任景順長城鼎益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的基金經理)起至涂強違法行為的發現時間2009年8月20日,涂強等人通過網絡下單的方式,共同操作涂強親屬趙某、王某開立的兩個同名證券賬戶從事股票交易,先于或與涂強管理的動力平衡基金等基金同步買入相關個股,先于或與動力平衡基金等基金同步賣出相關個股,涉及浦發銀行等23支股票,為趙某、王某賬戶非法獲利37.9萬元。 證監會表示,兩位基金經理的上述行為,違反了《證券投資基金法》第十八條有關基金從業人員不得從事損害基金財產和基金份額持有人利益的證券交易的規定,構成了《證券投資基金法》第九十七條所述違法行為。同時,還違反了《證券法》第四十三條有關禁止特定人員直接或者借他人名義持有、買賣股票的規定,構成了《證券法》第一百九十九條所述違法行為。 最為引人注目的,是原長城基金的基金經理韓剛因自2009年1月6日擔任長城久富證券投資基金經理一職期間,“與他人共同操作其親屬開立的賬戶,先于或同步于其管理的基金多次買賣相同個股”,成為了內地基金業首位被移送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的基金經理。 2009年2月28日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七)》規定:證券、期貨交易內幕信息的知情人員或者非法獲取證券、期貨交易內幕信息的人員,在涉及證券的發行,證券、期貨交易或者其他對證券、期貨交易價格有重大影響的信息尚未公開前,買入或者賣出該證券,或者從事與該內幕信息有關的期貨交易,或者泄露該信息,或者明示、暗示他人從事上述交易活動,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北京問天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張遠忠表示,從目前來看,韓剛被判刑的可能性很大,可能會處五年有期徒刑。 一位基金業人士對記者表示,證監會此次對韓剛的處罰超出了市場的預期,可能意味著監管部門未來對基金業“老鼠倉”打擊力度將明顯升級,“這次可能是要動真格的了。”他說。獨立財經評論人士曹中銘則表示,從行政處罰演繹到行政處罰與追究刑責并重,一方面表明對于“老鼠倉”等違規違法行為打擊手段的多樣化,另一方面也彰顯出資本市場法治化的不斷深入。
“老鼠倉”屢禁不止 制度缺陷成培植溫床
實際上,“老鼠倉”的泛濫,已經成為了中國基金業廣為詬病并為基民所深惡痛絕的現象。就在證監會通報對于韓剛三人的處罰后,和訊的一項調查顯示,34.88%的參與調查的網民認為,深交所抓住三只基金“老鼠倉”僅僅是冰山一角;31.4%的參與調查的網民則表示,終身禁止入市、追究刑責的處罰還遠遠不夠,仍會有人鋌而走險。 公開資料顯示,證監會對于基金“老鼠倉”的處罰,最早可追溯至2008年3月27日對于原南方基金旗下基金金元、基金寶元的基金經理王黎敏的行政處罰。王黎敏任職南方基金期間,操作“王法林”賬戶買賣“太鋼不銹”和“柳鋼股份”股票,為該賬戶非法獲利150.9萬元。處罰書顯示,王黎敏被取消基金業從業資格,沒收王黎敏違法所得150.9萬元,并處50萬元罰款。 隨后,證監會又在2008年4月8日、2009年6月18日分別公布了對原上投摩根基金經理唐建和原融通基金經理張野的“老鼠倉”的處罰決定書。唐建任職上投摩根期間,利用職務便利通過其所控制的證券賬戶交易“新疆眾和”股票,為自己及他人非法獲利152.72萬元;張野通過網絡下單的方式,為朱小民操作朱小民實際控制的紅塔證券北京板井路營業部“周薔”賬戶從事股票交易,先于張野管理的融通巨潮100指數基金等融通公司基金買入并賣出或先于融通公司有關基金賣出相關個股,為“周薔”賬戶實現盈利939.8萬元,收取朱小民感謝費200萬元。以上兩人均被取消基金業從業資格和沒收違法所得,并分別處以了50萬元和400萬元的罰款。 “不會做老鼠倉,就不是一個稱職基金經理。”這幾乎已經成了基金行業內心照不宣的潛規則。分析人士認為,“老鼠倉”的泛濫,正是中國基金業制度缺陷和監管不力雙重因素下產生的“苦果”。 WIND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上半年,60家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的588只基金上半年共計虧損4397.85億元,為史上第二大半年度虧損額。在588只基金中,有480家出現了虧損,虧損面積達81.6%,虧損總額高達4428.85億元。以基金管理公司分類統計,華夏、易方達、博時、南方、廣發、嘉實、大成、華安、交銀施羅德和銀華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分別虧損403.99億元、392.26億元、248.07億元、201.03億元、200.67億元、189.96億元、157.34億元、150.92億元、141.02億元和130.89億元,居60家基金公司前十位。 與此同時,2010年上半年,60家基金公司旗下的588只基金合計收取了148.95億元的基金管理費用,較去年同期上升18.75%。其中,華夏、易方達、嘉實、南方、博時、廣發、大成、華安、銀華和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分別收取了14.60億元、8.03億元、7.99億元、7.35億元、6.76億元、6.61億元、5.69億元、4.74億元、4.68億元和4.06億元的基金管理費用,居60家基金公司前十。 頗具諷刺意味的是,在這十家基金管理公司中,除了上投摩根外,其余九家基金管理公司同時還占據了十大虧損基金公司排行榜中的九家。分析人士認為,正是這種基金業績與管理費收入脫節的制度缺陷,為中國基金業“老鼠倉”泛濫提供了溫床。 業內人士分析,由于基金管理費的收取與基金業績完全脫鉤,基金公司的管理費用始終處于“旱澇保收”的狀態。在這樣一種制度安排之下,基金經理不必擔心基金倉位的操作出現失誤,倒是可以利用所管理的基金倉位來為個人倉位服務,“老鼠倉”的泛濫成災也就有了溫床。在這種制度設計下,基民們的投資完全成為了部分基金經理謀取私人利益的工具和犧牲品。 而監管部門的監管不力,則是另一個原因。公開資料顯示,在目前證監會已經通報的6起基金“老鼠倉”事件中,均僅對基金經理個人做出了處罰,除了韓剛以外,其余5人均僅受到行政處罰。在上述6位基金經理案發后,所在的基金公司紛紛與之劃清界限,認為是其“個人問題”“個人原因”。業內人士表示,把責任全部推到基金經理頭上,基金公司卻沒有遭到任何處罰,顯然難以服眾。 此外,即使在證監會對“老鼠倉”的基金經理做出了處罰之后,涉案的基民們的損失也沒有得到補償。在中國首例老鼠倉民事維權案中,北京基民于暢就被仲裁裁決敗訴。
基金公司內部治理漏洞顯現 投基遠離“老鼠倉”
對于普通基民來說,由于消息的不對稱和個人投資能力的限制,選擇基金時更多的還是會追蹤明星基金經理和口碑良好的基金公司,但今年以來基金業人事變動的風云變幻,使得眾多基民無所適從。上海證券8月基金研究月報顯示,僅本月以來就有14家基金公司公布了基金經理變更,涉及22只基金產品。其中,招商、長信、博時、長盛等基金公司本月公告基金經理變動較頻繁,均涉及旗下兩只及以上基金產品。 相對于普通基民而言,投資于基金行業的機構投資者更關注的是基金公司的品牌和法人治理結構。老鼠倉問題,正透視出這些基金公司的治理結構出現了問題。一位投資于公募基金的機構投資者的負責人告訴記者,相對于基金經理的個人能力,他們選擇基金時更看重的是其背后基金管理公司的整體公司治理狀況。“一個股權分布合理、內部風險控制嚴密的基金公司,只要投研力量上不發生特別重大的變化,基本上問題不大。”他說。 但在60家基金管理公司中,想要找到這樣的基金公司并不十分容易,反面的典型確有不少,其中最為突出的,是基金公司內部股權紛爭導致的業績下滑的現象。 以寶盈基金管理公司為例,公開信息顯示,成立于2001年5月18日的寶盈基金,共有三家股東,分別為中鐵信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中鐵信托)、成都工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成都工業投資)、中國對外經濟貿易信托有限公司(下稱外經貿信托),它們各持有49%、26%、25%的股權。深圳證監局在檢查中發現,2004中鐵信托正式入住寶盈基金后,公司第二大股東成都工業投資持有的26%股權實際上是替第一大股東中鐵信托代持,而截至目前,這一長達六年的股權代持問題仍未解決,公司治理存在重大缺陷。 公開資料顯示,中鐵信托是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控股的金融企業,2007年成立至今從事金融行業只有短短三年時間。今年年初,深證局基金字(2010)6號文件對外曝光,當中點名批評寶盈基金“經營管理、運作較差”“公司法人治理存在重大缺陷”“投資、銷售、運營等方面存在內控不到位,甚至嚴重缺失”“不符合基金契約規定,沒有盡到基金管理人應盡的恪盡職守、謹慎勤勉義務,損害了基金持有人利益”。 而另一家新近公布股權變動的申萬巴黎基金公司,則是中外股東間糾紛不斷,導致業績下滑,份額縮水的典型。2004年1月15日,申萬巴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其中申銀萬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持有67%的股份,法國巴黎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持有33%的股份,是法國巴黎銀行的全資子公司。根據合資雙方當初的約定,巴黎銀行主要輸入的是公司治理、投資管理和風險控制的管理,申銀萬國方面負責的是渠道和營銷。 2008年11月,申萬巴黎基斥資2000萬元自有資金,通過代銷機構認購申萬巴黎添益寶債券型基金。“中外股東在用自有資金購買旗下基金產品上分歧極大。”一位基金業內人士表示,巴黎銀行方面認為,注冊資本金不能用作投資;但在中方看來,這是中國基金業內十分普遍的事情,也有利于穩定投資者對于基金產品的信心。另外,在貨幣基金上,雙方也分歧巨大,中方希望做大規模,外方則希望控制風險。 WIND統計數據顯示,截止到2010年6月30日,申萬巴黎旗下10只基金份額總計為153.63億份,總計管理資產104.18億元,在60家基金管理公司中居第41位。在申萬巴黎旗下的10只基金當中,除了申萬巴黎新經濟、申萬巴黎新動力和申萬巴黎盛利精選外,其余7只基金的份額都在10億以下。 日前,申萬巴黎發布公告稱,公司外方股東法國巴黎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已于2010年9月1日與三菱UFJ信托銀行株式會社簽署股權轉讓協議,將所持有33%的股權全部轉讓。申銀萬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三菱UFJ信托銀行株式會社日前也已簽署了新的合資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