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27日,正值深圳特區成立30周年之際,國內最大的無線外設解決方案提供商——雷柏投資興建的工業園建設項目在深圳坪山新區奠基。 雷柏工業園項目作為特區30年十大振興產業項目之一,得到了深圳市政府的高度關注和支持。在當天的奠基儀式上,深圳市和坪山區的重要領導紛紛到場。但就是在這樣一個看似“嚴肅”的場合,雷柏總裁曾浩卻出人意料地以一身粉紅色的T恤、牛仔褲、休閑鞋的打扮輕松登場。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能夠在短短幾年中,將一個不為人知的品牌發展成全球第一大2.4G無線鍵鼠外設企業,曾浩一定會是一副精明的商人形象,至少他的潮州人身份,也會讓人對他的商業奇才多幾分遐想。 但讓人頗感意外的是,對于雷柏和自己的成功要訣,曾浩卻輕描淡寫地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說:“可能是雷柏比較幸運。如果硬要說我們成功的原因,我想應該是我們對技術的專注,技術就是我們的核心競爭力。” “好東西總能被消費者認可。而這個‘好’就體現在提供給消費者的商品所具有的技術品質上。特別是鍵鼠這類對技術要求比較高的產品,它所蘊含的技術,將直接決定產品能否被市場接受。”曾浩這樣解釋“技術就是核心競爭力”。 曾浩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一位雷柏的員工向記者透露,曾浩一直以來都擔任著研發總監的角色,是個十足的產品研發狂人,憑借其對整個IT研發領域的敏銳嗅覺和過硬的專業技術基礎,雷柏的成長一路順風順水。這位員工還這樣形容曾浩:“公司的行政人員想找曾總很難,因為他呆在工廠研發室的時間比呆在寫字樓辦公室的時間多得多,曾總不是在實驗室,就是在去實驗室的路上。” 也正是因為對技術品質的專注與執著,曾浩締造了鍵鼠行業的“雷柏奇跡”,從2007年5月18日成立,到2009年3月旗下無線鍵鼠產品全球出貨量超過70萬套,成為全球第一大2.4G無線鍵鼠外設品牌,雷柏的速度讓人有點暈眩,甚至引起了全球市場霸主羅技的恐慌。 在奠基當天,一位雷柏的經銷商給記者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臺灣一家IC制造公司的銷售人員帶著新品去應邀拜訪羅技公司,滿以為可以大談合作,誰知道羅技主動約見他們居然是為了打探雷柏的背景。“雷柏創始人是誰?多大年紀?什么背景?雷柏現在的銷量有多少?他們的研發部門有多少人?他們會不會進軍歐洲……”整整兩個小時的談話變成了雷柏研究會。 其實,中外IT界的弄潮兒大部分和曾浩一樣,都是“搞技術”出身,但能以技術為基礎,將企業做大做強的,卻是屈指可數。對此,曾浩告訴記者:“搞技術的人有時候會忽略一件事,就是自己認為的好技術和消費者認為的好技術是有差別的,所以我們要研發的是能讓消費者滿意的好技術。”在曾浩看來,技術企業的要取得成功,不單需要技術,更重要的還有尊重消費者,尊重市場規律。 “我們的研發人員每天都會有新的想法冒出來,但這些想法能不能成為現實,卻很難說。比如,有人曾希望開發一種鼠標,可以直接將U盤插上讀取數據。這個想法聽上去不錯,會使使用U盤更為方便。但實際上,我們調查后發現,消費者對此卻完全不認可。”曾浩用一個真實的例子向記者解釋了真么才是真正的“好技術”。 曾浩向記者介紹,雷柏通過自建的代理商渠道,一直在收集用戶對于雷柏產品和同類產品的使用感受。有了這些關鍵的數據,雷柏的研發人員就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用戶的需求,并以此為依據,在研發上進行調整,開發出讓消費者更加滿意的產品。“雷柏的成功,可以說是我們對國內市場需求的準確把握,和對細分市場的精準定位。”曾浩說。 “在外人看來,雷柏的發展可能速度是很驚人的,但我們自己知道,這都是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曾浩說“就在全深圳的同類企業還在為國外廠商代工的時候,我們已經開始轉型研發屬于我們雷柏自己的新產品了。金融危機一來,別的企業因為拿不到訂單而紛紛關門,而我們卻剛好推出了最新產品。現在大家都在談論轉型,實際上,我們已經完成了轉型。只不過,我們當初判斷對了市場,提前做出了轉型的決定。” “大家都知道你是潮汕人,是不是潮汕人天生具有做生意的基因?”面對這樣的問題,曾浩搖了搖頭。很顯然,他對這種對雷柏成功的簡單解釋很不贊同。 “我是潮州人,沒有錯。但我的父親是醫生,母親是教師,家里也沒有誰生意做得很大。所以我想,是不是潮汕人,應該不是雷柏成功的關鍵。再說潮汕人也不一定個個都是做生意的好手。”曾浩強調,自己搞的是“實業”,絕對不是大家理解的“生意”。 曾浩說:“其實我真的沒有什么成功的秘訣,雷柏真的是一步一步、從小到大發展起來的。不像很多企業,剛剛有些起色,就到處貸款,上很大的項目。雷柏是有多少錢辦多少事,所以在我們企業成長的整個過程中,幾乎沒有背過債。現在我們建了新的廠區,同樣是自己的錢,沒有貸款。可以說,我對企業的經營理念算是比較保守的,只知道搞好技術而已。” 曾浩的回答讓人難以置信,畢竟作為一個企業的領軍人物,如果沒有好的經營策略,似乎讓人對這個企業也不會放心,尤其是雷柏這樣一個已經取得了成功,又進一步擴大產能,渴望進一步成功的企業。 對此,曾浩卻信心滿滿,他對記者說“其實雷柏有一個非常好的管理經營團隊,都是我們精挑細選的人才,非常有經驗,而且雷柏的成功,也證明了他們的能力。可以說雷柏現在形成了非常好的分工,我帶隊研發,放手讓搞管理的人搞管理,搞經營的人搞經營,大家各司其職。” “你自己不參與管理和經營么?”“參與,但不會將所有精力放在上面,只是聽他們給我匯報,然后做一個判斷。他們都是很有能力的人,我信任他們。”曾浩說:“大家各司其職才是企業最好的發展方式。一個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搞科研、做管理、搞經營都很擅長,即便擅長,也會因為精力太過分散,而得不到好的結果。” “雷柏的成功真的只有這么簡單?”記者再一次追問。曾浩依舊一臉的輕松:“真的。如果硬要我說出點什么,還是那句話,技術就是我們的競爭力。對于雷柏這樣以技術安身立命的企業而言,這大概就是一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