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調控新政出臺至今已經4月有余,在此期間各地樓市成交量迅速萎縮,然而,最近的情況出現了一些變化,購房者們似乎有點“坐不住”了,他們按捺了4個多月的購房需求,在開發商優惠銷售樓盤的誘惑下,又重新爆發了出來。在這種態勢下,在經營方面一向謹慎的王石也不得不說,“觀望低谷已經過去”。萬科和王石的言行在房地產市場中具有很強的“風向標”作用,那么,在即將到來的“金九銀十”中,購房者的熱情會否持續下去?
購房者有多著急?杭州的情況或可作為樣本。 把杭州上周末開盤的8個樓盤進行一個簡單羅列,人們很容易會覺得這是一個熱得發燙的房地產市場——金隅觀瀾時代開盤首日預定260余套、保利東灣21日預定超九成、藍色港灣逆市漲價反而幾乎售罄、萬科三樓盤齊開日銷售額破12億元…… 購房者郭小姐向
記者表達了她的疑惑:“不是在調控嗎,為什么房子搶都搶不到?”8月21日親臨杭州開盤現場的萬科董事長王石也說:“觀望低谷,已經過去。”
現場:數百人排隊搖號
8月17日,郭小姐早早來到浙江省人民大會堂,但在她到達之前,已經有400多位購房者在此等候。“老實說,我并不喜歡連成國際,兩梯十多戶,跟宿舍樓似的,周圍又有垃圾發電站、高鐵什么的,環境不好。”郭小姐說。 但復地連城國際也以其特有的優勢——單價7900元/平方米、總價65萬元起,并且擁有“地鐵房”的概念,吸引了郭小姐這樣的大量剛性需求。“有對父子在我身邊,一直坐立不安,到處打聽消息,知道我在連城國際附近上班,就一直向我打聽情況。我把情況說了后,父子有些猶豫,但還是說搖到號再說。” 記者通過多位參與連城國際現場搖號的購房者了解到,當日參加購房的客戶中,投資客應該并不多。“很多都是年輕夫婦,或者是父子、母女等家庭購買者。” “在我身后排著一對年輕的情侶,他們是去買婚房的,一共交了5萬元訂金,買了5個號,但最后還是沒有買到房子,很著急的樣子”,而郭小姐自己同樣也沒有買到,當天開盤276套房,郭小姐搖號居然搖到了549號,請假一天特地來買房的郭小姐,最后失望而歸。 7月24日,保利東灣以低至8.4折的優惠開盤,282套房源吸引了600多人排隊購房。 而在樓市調控前曾吸引了數千人排隊購房的德信早城,在8月20日推出232套房源后,同樣吸引了500多位購房者前往排隊搖號。 “售樓處外面搭了個棚,運了冰塊降溫,人多啊,室內200多人,室外100多人,總共起碼有400多人。”參與金地自在城購房的肖先生表示,而最終“搶”得一套房子的肖先生,稱自己買到手的房子,“到底什么戶型都沒搞清楚”。
混亂:中介趁機當“黃牛”
在購房者的熱情被激發出來之后,久未現身的“中介囤號”現象卷土重來。 “一方面我們房子買不到,一方面中介手上又有房子,這是怎么回事?”一位購房者稱。 陳先生參加了復地連城國際的排隊搖號:“沒買到,那么多人排隊,我想買東邊套,銷售小姐一直和我說沒有東邊套,但我親眼看見一個溫州客戶卻買到了。這兩天還有中介打電話給我,說能幫我買到連城國際的房子,不知道怎么回事。” 記者與這位林姓中介取得聯系以后,該人士表示:“我這里有個號,可以通過關系轉給你,你直接向開發商購買就行了。其實開發商那邊還有房子的,有不少房子退出來。”而記者在一些論壇搜索后,發現近期幾個開盤熱銷的樓盤,都有中介在兜售房子。
王石:觀望低谷已經過去
杭州透明售房網的數據顯示,過去一周里,杭州主城區商品房成交997套,環比上升188.2%,成交金額30.2億元,環比上升264.3%。“本周商品房的成交量明顯增加,價格同時上漲。”透明售房網的一位負責人表示。
貢獻了這些成交量的熱銷樓盤,包括金地自在城、綠城西溪誠園、坤和西溪里、保利東灣、世茂江濱花園,以及成交單價在4萬多元/平方米的濱江城市之星。 其中金地自在城上周成交165套,成交均價在1.7萬元/平方米左右。該公司一位營銷負責人介紹:“(因該樓盤)總價較低、地段較好,而且還是文三街的學區房,所以比較受市場歡迎。”在這里購房的肖先生則向記者表示:“最吸引我的其實還是價格,雖然樓盤沒有怎么打折,但贈送的面積很多。像我這套88平方米的復式房間,贈送的面積有22平方米,完全可以做到三室兩廳,折算一下,單價僅相當于1.4萬元/平方米左右。” 藍色港灣也用上了贈送面積的促銷手段,給予“買一樓送地下室”的優惠。此外,上周開盤的德信早城優惠為“最高存5萬元抵30萬元”、保利東灣優惠為
“最高存5萬元抵25萬元”。與保利東灣一墻之隔的金隅觀瀾時代,直接給予了8.9折的優惠,新西湖小鎮則直接將起價降低到6000元/平方米以上。 8月21日,萬科杭州三個項目同日開盤,西溪蝶園銷售200余套,銷售額達8億元,萬科公望27套別墅當日售罄,銷售額超3億元,萬科金色家園76套公寓當日售罄,銷售額超1億元,三個項目一日為萬科帶來的銷售額突破12億元。 “需求還是比較旺盛的,觀望低谷已經過去。”21日因為賽艇訓練而親臨西溪蝶園銷售現場的萬科董事長王石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而三個項目良好的銷售結果,似乎成了此語的最好注解。《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銷售現場采訪了幾位購房者后得知,吸引這些購房者最主要的原因是:“西溪蝶園的價格真的低于我的心理預期。合適了就買,誰知道后市會怎么樣!” 西溪蝶園在開盤當日,推出了三重優惠:存10萬元抵20萬元總房款,在規定時間內簽約,優惠10萬元總房款,一次性付款,優惠10萬元總房款。“宏觀調控是非常必要的,一些一線城市、個別二線城市的住宅市場,已經和城市的消化能力相背離,考慮到經濟增長的持續性,中央是下了決心要抑制房價的”,王石表示:“萬科在全國的項目,都是按照市場可接受能力來定價的。” 而萬科西溪蝶園2.4萬元/平方米的價格,基本已接近同一板塊(較高品質的)二手房價格。“西溪蝶園精裝修,還有一些高科技在樓盤中應用,還是品牌開發商的新房,對于改善型需求來說,為什么不買呢?”業內人士分析。
分析:需求其實一直都在
“杭州的購房需求一直是大量存在著的,一方面是不斷增加的剛性需求和改善型的購房需求。而真正的需求,還是和當前的經濟背景有關,在目前的經濟條件下,購房始終還是一個保值、增值的重要手段。”杭州雙贏機構總經理章惠芳表示。 在章惠芳看來,一些需求積壓到一定程度就會爆發,而目前杭州乃至全國一些城市成交量的回升,和一些開發商采取的合理定價以及優惠促銷活動有關。“應該說政府的調控政策就如高壓線,今年調控肯定不會變,但隨著一些樓盤隨行就市、降價促銷,而購房者又覺得價格合適,達到了自己的心理價位,成交量就會慢慢回升,這也是王石說觀望低谷已經過去的意思。” 記者根據一份2009年某次看房活動報名讀者的名單,進行了一個簡略的抽樣調查后發現,這些當年報名看房的讀者中,絕大部分依然保持了強烈的購房需求。 吳先生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最近一直在看房,2009年參加看房活動,去保利東灣看房,當時參加了排隊購房,沒有買到,后來房價上漲,喪失了一個最好的購房機會。要知道當時保利東灣只有6000多元/平方米啊,現在就算降價,也只能降到每平方米1萬3左右了,買房真是不能猶豫。” 章惠芳則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最近樓市成交量在慢慢回升,不少降價樓盤都取得了不錯的銷售成績,但如果成交量的回升,導致開發商對價格重新調整,一方面可能會令來之不易的成交回暖局面重新變冷,一方面還可能導致新的調控政策出臺。” 杭州一位業內人士表示,希望媒體不要報道“千人搶房、連夜排隊”的現象來誤導消費者,造成房價又要上漲的假象。但接受采訪的購房者們表示:“排隊搶房是事實,我在現場都是看到的,而且我還搶不到房,如果房價便宜了,我自然要買房。如果房價上漲了,就讓開發商自己漲去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