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華社發 |
近日,國內外宏觀經濟數據陸續公布,相關機構分析認為,從目前來看,國內外經濟狀況仍然難以支持A股順利反轉,股市震蕩格局將持續,投資者可關注結構調整中凸顯出來的投資機會。
基本面有待改觀
8月11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7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數據,其中7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3.3%,漲幅創下年內新高。 “從長期看通貨膨脹存在一定壓力,但短期內可能問題不大。工業增速略有回落,該數據表明我國經濟增長速度正在放緩。”國海富蘭克林研究總監徐荔蓉表示。 航空證券認為,雖然數據基本與市場預期相符,也基本上處于可承受范圍之內,但不可忽視的是,下半年的通脹動力依然存在。由于去年天量放貸形成的流動性旺盛的格局并沒有產生根本性變化,富余資金可能尋找各種途徑和出口,潛在的通脹壓力依然存在。另外,今年以來國內多個地區遭遇嚴重自然災害加快了包括農產品在內的一系列資產價格的上漲,將可能繼續推高國內CPI數值。通脹預期使市場對于政策放松的預期降溫,對投資者心理形成較大影響。 海通證券最新研究報告稱,目前國內經濟基本面和政策面上不支持股市反轉的一個重要信號是,政策轉向預期降溫。首先,從6月工業增加值滑落至13.70%以及PMI連續三個月回落來看,經濟在補庫存近尾聲、“調結構”壓力以及出口動力減緩格局下減速明顯。這種減速是前期政策實施效果的一定體現,而這并不能構成政策后續轉向的基礎和前提。其次,保增長不等于松房產。即便經濟不管是由于內部還是外部原因出現大幅度放緩,從而迫使政府再度出手刺激經濟,房地產行業也應該不再會是首選。第三,信貸放松幅度有限。盡管強調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但是預計信貸放松幅度有限,流動性整體上呈現向下走態勢。 海通證券等機構認為,外圍經濟也難以支持A股反轉。由于美國自主復蘇動力不足,政策刺激邊際效果式微,且政策刺激空間受掣肘,美國復蘇前景異常不明確。不排除美國經濟二次探底的可能性,美國經濟亦不構成支撐A股反轉的理由。此外,歐元區還要經歷財政緊縮過程以應對歐債危機,經濟下滑和失業率上升風險并未消除,因此,歐元區經濟同樣不構成支撐A股反轉的理由。
市場重回區間震蕩
中信建投認為,市場情緒在經歷了從悲觀極端向樂觀極端的轉變之后,將重新回到對政策和經濟基本面的冷靜審視上來。8月份政策轉向預期如投資者所愿兌現的可能性較小,而經濟增速下降趨勢已經比較明顯地顯露出來,在房地產政策沒有根本性轉向前提下,市場上行力量不會太強。隨著政策轉向預期的消減,估值修復性質的反彈行情將告一段落,市場重回區間震蕩的可能性較大。 興業證券表示,中國和世界經濟在這樣的價格水平下展開一輪有力度的中期上升是有相當難度的,短期來看,滯脹之后的衰退特征才是檢驗經濟和企業二次探底程度的起點,也是市場預期逐步轉向庫存重建和中周期波動的開始,那么就8月份市場所面臨的經濟和政策環境而言,市場將重回震蕩尋底的態勢。 機構總體認為,從市場趨勢看,反彈格局仍在延續。市場已從反彈第一階段的估值修復進入第二階段的結構分化。在結構分化階段中,典型特征就是震蕩幅度加大、投資機會從個股普漲變為結構性的投資機會。最近的市場表現充分表明這種特征。從短期看,市場大幅向上和向下的動力都不是很足,銀行是整個市場的穩定劑,一定程度上使股指呈現區間震蕩的特征。
投資者可圍繞結構調整確定投資方向
機構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中,投資者以保持適中倉位為宜,保持策略的靈活性。高倉位者可適度降低,太低的倉位也不必要。對于投資機會,銀河證券有關分析師認為,在估值修復之后,經濟調整方向就是投資主導方向,主要有四個方面:一是以新能源、新能源汽車、信息技術、生物醫藥等為代表的新興產業,二是以農業、食品、商業、旅游等為代表的消費行業,三是央企重組投資機會,四是以西部開發為代表的區域振興投資機會。 中信建投表示,就配置而言,底部的復雜性使得配置的前提是行業比較下的相對收益。首先,就當前二次去庫存的進程來看,二次去庫存階段中下游的投資品行業是最早觸底的,下游的消費類行業將滯后回落,而上游行業則往往表現出反復的特征。對于二次去庫存過程中的領先行業,典型的如中游投資品行業,尤其是設備類企業在這個階段有明顯的相對配置價值。對于滯后回落的消費品行業和上游的重化工類行業,基于短期產品價格上漲的投資邏輯持續性值得懷疑,而布局式投資的重點依然在產業升級和中低端消費領域。 海通證券認為,行業配置建議以防御為主。配置重點一是穩定增長的行業,如食品飲料、醫藥、零售;二是政策鼓勵行業,如高鐵、醫藥、TMT新興產業。主題投資機會在于消費品行業和農業,消費品領域的通脹(高端消費品)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低端消費品)令該行業受益。建議規避出口制造類和周期類行業,因為外圍經濟復蘇前景異常不明確,國內調結構大趨勢不會改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