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指數走弱對銅價將產生一定支撐,三季度銅價反彈的概率較大。倫敦銅有望再次反彈至8000美元附近,外強內弱格局下,滬銅高點或將至60000元附近。 受美元指數持續走弱影響,銅價近期強勢反彈,突破前期振蕩平臺后,銅價漲聲一片。但現貨商對后期銅價上漲信心仍不足。近期,滬銅的反彈表現弱于倫銅,后期銅價將如何演繹?市場多空分歧較大。筆者認為,銅價仍有反彈空間,建議短期多單繼續跟進。
美元指數弱勢延續或支撐銅價反彈
6月初以來,受歐元延續反彈影響,美元指數持續走弱,回落幅度達7%。歐盟委員會近期表示,7月份歐元區經濟景氣指數升幅超過預期,高于長期平均水平,主要受德國數據相當樂觀以及工業部門信心狀況改善推動,歐元反彈對美元指數造成較大壓力。美國商務部上周五指出,美國第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年化季率上升2.4%,預期上升2.5%,雖然第二季度美國商業投資和出口均有所上揚,但數據顯示,第二季度美國消費者支出年化率增長1.6%,一季度為增長1.9%。從前面的數據可以看出,雖然美國經濟仍在增長,但整體增速明顯放緩,預計第三季度經濟仍有減速的風險,美元指數延續弱勢的可能性較大,對第三季度銅價將有一定支撐。
三季度銅價反彈概率較大
眾所周知,每年一季度及二季度初為金屬銅市場旺季,銅價走勢相對較強。而三季度銅市支撐與壓力并存,對2000年至2009年第三季度銅價走勢統計發現,在這十年當中,三季度銅價有三年出現下跌,其余七年均為反彈行情。自2005年以后,除2008年金融危機外,國慶節之前銅價一般處于振蕩反彈行情。今年整體經濟環境處于緩慢復蘇階段,銅價應不會出現大幅下跌。當然,以目前的經濟情況,行情亦不會出現2009年下半年銅價大漲的情況,預計銅價整體高位振蕩的可能性較大,走勢可能會偏重于季節性變化。筆者認為,今年銅價振蕩走強行情有望延續至9月份,雖然創新高的可能性較小,但從2006、2007、2008年LME銅走勢來看,下半年高點一般與上半年高點相差不大,近期LME銅價反彈至7300美元附近,預計三季度LME銅價有望反彈至8000美元附近。
金屬銅移庫即將完成,銅價難創新高
近期倫敦銅庫存一改連續減少態勢,偶爾出現小幅增加,倫敦銅庫存時增時減,庫存低位拐點有望在近期形成。一般下半年倫敦銅庫存將逐漸進入增加階段,2006年以來的四年里都是如此,即使是連續上漲的2009年也沒有發生改變,庫存的季節性變化形成較強的規律。 中國需求對全球銅市影響非常明顯。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精銅進口量約為155.6萬噸,同比減少12.75%;6月份精銅進口量為21.2萬噸,同比減少44%,環比減少32%。連續第三個月出現環比減少,說明中國需求已經逐漸疲軟,相信對銅價的支撐也將減弱。 從庫存數據中我們可以發現一些變化,2010年年初亞洲庫存約為14萬噸,占當時總庫存的25%,在庫存減少階段,以亞洲庫存減少趨勢最為明顯。而目前亞洲倉庫總庫存量不足6萬噸,僅占總庫存量的14%,預計倫敦銅庫存繼續大幅減少的可能性較小,滬銅反彈的高度將受到一定限制。 雖然倫敦銅庫存與銅價負相關性較強,但剛進入庫存增加期時,銅價走勢有一定的變數,在庫存增加期銅價也存在反彈的機會,不過,銅價創新高的可能性較小。
外強內弱不改銅價反彈趨勢
從內外盤比價走勢圖可以看出,近期滬銅反彈幅度明顯小于倫銅,6月初至今,比價從8.05降至近期的7.8附近,而且仍有進一步下滑的可能性。經統計發現,一般來說,內外盤比價與銅價趨勢變化有一定的負相關性,比價的低點一般對應銅價的相對高點。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銅消費國,中國需求的變化對全球銅市影響至關重要,在供應寬松的情況下,對消費國來說,價格上漲無疑會減少對金屬銅的需求,內外盤比價降低、進口虧損都是正常現象,而隨著消費國的持續疲軟,價格上漲的壓力會越來越大,最后銅價受壓回落。 此外,銅價每一次大漲都會表現為比價回落,從一年的周期來看,一般下半年銅價高點對應的低比價較上半年要低,也就是說,下半年銅價上漲階段,滬銅滯漲狀態更加明顯。今年4月份,銅價高點對應的比價約為7.7,近期比價在7.85附近,比價仍有回落的空間,銅價延續反彈的可能性非常大。筆者預計,此次反彈行情后期,比價可能會回到7.6以下,而從反彈高點來看,如果LME銅反彈達到8000美元附近,對應滬銅的價格應該在60000附近。 綜上所述,美元指數走弱對銅價將產生一定支撐,三季度銅價反彈的概率較大。從LME銅庫存來看,銅價大幅上漲創新高的可能性不大,預計倫敦銅有望再次反彈至8000美元附近,外強內弱格局下,滬銅高點或將至60000元附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