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3日,1歐元還相當于10.29元人民幣。隨后歐元匯率一路下滑,到今年6月24日,1歐元僅相當于8.4元人民幣。 與此同時,國內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一些實力買家開始將目光投向海外樓市,抄底美國樓市的熱潮還未退去,歐元對人民幣貶值以及歐洲債務危機導致房價下探的契機促使中國買家將投資足跡踏進歐洲版圖。 據戴德梁行提供的最新數據顯示,2010年第一季度受到季節性因素影響,歐洲市場的商業物業投資總額為163億歐元,較去年第四季度的投資額減少29%,但與去年同期的99億歐元相比,仍然增加了65%。 “從去年第四季度開始,歐洲物業市場投資熱度回升態勢明顯,去年年底的熱潮是大批投資者趕在年終前完成資金布局的常規原因導致。”戴德梁行歐洲大陸及中東研究部主管Magali
Marton表示,近期中國投資客加入歐洲市場是由于歐元對人民幣貶值以及歐洲債務危機導致的部分物業價格縮水所致。 “目前中國買家前往歐洲購房大多出于兩個目的,一是投資賺取租金收益,二是為移民做準備。”上海一家海外投資房產中介負責人費先生告訴記者,現階段去歐洲投資主要人群有四種,一是具備海外物業的投資意識、習慣以及購買力的在華外籍人士;二是留學生家庭,有在海外長期居住需求并希望通過物業投資獲得回報;三是有移民需求的人群;四是國內富豪每年有海外度假計劃的人群。 “目前并不算抄底歐洲樓市的時機,從去年開始,歐洲各主要城市的房價出現回漲,但利用最近的匯率差,中國人去歐洲買房迎來了另一個好時機。”費先生表示,“以最近中國客戶成交的一套巴黎19區的大面積住宅為例,該房面積100平方米,在去年底,該物業報價57萬歐元,按當時匯率計算,已近600萬元人民幣;這位中國買家由于當時自己的資金未到位暫時擱置,今年前三月,巴黎樓市進入傳統淡季,到了5月,該套物業總價略下浮至55萬歐元,按照目前的匯率計算,相當于462萬元人民幣,這位中國客戶在5月底與巴黎當地一家中介達成了買賣交易。半年投資成本就節約了近150萬元,匯率優惠對中國買家的誘惑力極大。 在全球化浪潮下,中國財富階層開始進行多元化、國際化配置。掌握匯率變動及避險策略,可以幫助投資利上加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