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彈持續(xù)多久要看創(chuàng)業(yè)板臉色
|
|
|
2010-07-09 作者:民族證券 徐一釘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3478點調整以來,上證綜指已經形成清晰的下降通道,該通道上軌是3478點、3361點、3306點的連線,下軌是過2639點與上軌的平行線。7月2日,上證綜指調整到2319點正好觸及通道下軌,并引發(fā)技術性反彈。筆者認為,如果沒有新的利淡因素出現,上證綜指將依托該通道下軌延續(xù)抵抗性反彈。但各大指數的反彈空間并不大,這次反彈能持續(xù)多久要看創(chuàng)業(yè)板指數的臉色。 推動2319點反彈的因素包括:按季度GDP同比增長放緩,三、四季度將回落到10%以下,一些機構預期下半年可能出臺新的刺激政策;農業(yè)銀行完成發(fā)行,下周解凍資金將緩解資金面的緊張;不少上市公司公布了業(yè)績預增公告,一些機構開始預測是否產生中報行情;連續(xù)下跌后,技術上需要反彈修復;滬深300成分股靜態(tài)市盈率16.7倍,主動性減倉動力不足。 筆者認為,目前中國經濟增長同比放緩,是管理層前期調控的結果,是符合管理層調控預期的。最近六周央行連續(xù)向市場注入資金,但銀行間隔夜拆借利率為2.1291%,資金成本依然很高。上述因素并不支持A股市場出現強力反彈。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正處于中國經濟轉型的關鍵期。從歷史上看,全球經濟曾經實現成功轉型的國家,沒有一次是在“偏松”的經濟政策之下完成,并且在經濟轉型過程中都伴隨著“陣痛”。應該注意到的是,前30年全球的經濟、金融環(huán)境是寬松,美國、歐洲經濟和全球金融體系沒有遇到大的問題,因此制定中國經濟政策更多的是著眼在國內。近幾年,先是美國次債危機,后是歐洲主權債務危機,而美國、歐洲經濟還存在著二次探底的風險。美國、歐洲各國為減輕各自的壓力,都希望別的國家承擔更多的責任,撇清自己的責任和債務。 次債危機以后,4萬億元投資和2009年的9.57萬億元信貸增量,拉動中國經濟率先恢復性增長。美國、歐洲的經濟也從中獲益,很快地走出衰退、恢復增長。但美國、歐洲并沒有因此感激中國,反而施壓人民幣升值,要求中國承擔更多的責任。在目前的全球經濟、金融氛圍下,中國經濟政策的制定恐怕不能只考慮國內情況,需要站在全球國家博弈的角度來考慮問題。再考慮到,中國正處在經濟增長的轉型期。筆者認為,只要下半年中國經濟增長不出現大幅回落,國內經濟季度同比增速保持在8%以上,出臺新的刺激經濟政策概率很低。 2009年6月1日至2010年5月14日,A股市場在2890點盤整了226個交易日,累計換手率超過400%,2890點已經成為今后反彈的強阻力。雖然從3478點到2319點,上證綜指最大跌幅達33.32%,但2319點到2890點只有24.62%的空間。面對2890點之上的密集套牢區(qū)域,如果每日沒有足夠大的換手率,滬深A股恐怕只能遠離該密集成交區(qū)。而中小板指數剛剛跌破復合頭部的頸線,目前正處于破位后的技術性回抽中。再考慮到,創(chuàng)業(yè)板指數連續(xù)的下跌走勢,似乎是在提醒投資者,中小板、創(chuàng)業(yè)板等中小盤個股目前風險不小。一旦反彈結束,這些中小盤個股的補跌有不小的殺傷力。
|
|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fā)表使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