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兩會會期即將結束。據媒體透露,本次兩會共受理提案議案達5000多份,其中,相當一部分是事關擴大內需的。當然,絕大部分代表委員的提案議案,不乏真知灼見,不但給我國擴大內需開出了藥方,并提出了具體可行的治療方案。然而,也有不少委員代表,所謂的議案提案或建議,一股腦地裝進擴大內需這個“大筐”。譬如,全國政協委員、民革北京市副主任、榮豐集團董事長王征建議,現在國家要擴大內需,可以對公務員發車補,每人每月1000元。
點評:
“擴大內需”不僅出現在全國兩會代表委員的提案議案中,一些行業和部門早已把“擴大內需”變成無所不能戴的帽子,全然不顧犧牲公眾利益,來謀取部門利益和小團體利益。比如,在去年年底,中國煙草行業就已掀起一場規模浩大的基建投資運動,前后涉資金額共600億元。在“控煙”正成為全社會共識的時候,投入這般巨資去擴大煙草產業規模,并且美其名曰“擴大內需”,確實讓人無法接受。而有些代表以發車補的方式來擴大內需的提議,更是一點也不靠譜。有些委員擴大內需的提案,貌似為國家分憂、為群眾解難,其實根本的想法無非是希望躋身這場四萬億蛋糕分割狂潮中,在國家財政分配或巨額投資中添雙碗筷。 |